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從零起步到2020年數字經濟規模達39.2萬億元;從信息基礎設施極端落後,到建成全球最大固定網絡和移動網絡,5G發展取得領先優勢;從以傳統行業為主,到互聯網應用加速普及,在線教育、網絡醫療、雲辦公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我國經濟不僅在規模上持續快速增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新技術新應用正在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的改造,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凸顯,源源不斷地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貴州,貴陽順絡迅達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手機電子產品供應商,去年以來,在航天科工航天雲網的幫助下,公司近600台生產機器實現自動化生產和產品數據收集。“原來一個工人只能控制4台機器,人工記錄核對檢查。智能化改造後,一個工人能控制20台機器,不再需要人工核對庫存、訂單以及材料等,企業擴能70%、降本40%、增效60%。”順絡迅達電子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在福建,福安坦洋村3800畝的“智慧茶園”上,通過中國聯通的5G技術改造,茶廠工作人員隨時隨地就能在手機上查看茶園現場的實時畫面;澆水施肥不再需要人力進行,智能灌溉系統可以根據茶山環境實現智能、自動化灌溉和遠程控制;高可靠低時延的5G網絡,讓專家在遠方通過電腦或手機就可以診斷病蟲害,精准地指導生產,原本需要工作人員上山花幾天時間解決的問題,現在不到半天就能解決了。
這只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一個個縮影。建黨百年以來,我國不僅從一窮二白起步,建立起門類健全的產業體系,同時在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賦能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智慧工廠、數字鄉村、電子政務、智慧社會……數字變革正在神州大地上激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