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據法治日報報道,質量合同售後服務等問題是汽車及零部件投訴重災區
專家分析:汽車消費維權難在哪兒
● 車主在簽訂協議時,不夠重視協議條款;在駕車過程中發現問題,又缺乏證據保存意識,這些都會給汽車經銷商推脫責任的機會
● 消費者目前的維權意識日趨增強,但系統的法律意識仍然比較淡薄,缺乏事前的風險預判意識
● 汽車生產廠家要珍惜品牌形象,加強對汽車銷售公司管理,切實提高產品質量,誠信對待消費者,杜絕以強凌弱、欺騙誤導、違法收費
2020年汽車及零部件投訴量達34897件,同比增加1.64%,在具體商品投訴中排名第二,僅次於食品類投訴量。
這組數據源於中國消費者協會於今年2月3日發布的《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這份報告顯示,具體到汽車及零部件,問題最為集中的涉及質量、合同以及售後服務。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壯大,加上特斯拉近期頻頻因為質量問題引發關注,新老能源汽車投訴熱逐漸成為新型消費糾紛,汽車消費維權問題重新進入公眾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