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資源本來就極為缺乏的同時,在相當有限的地表水中,由於中國經濟此前在高速發展過程中一度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以至各地河流水質不斷下降,從而進一步加劇水資源的緊缺。中國水質級別分為五類,一至三類簡單處理即可飲用,四類及以下則不能作為飲用水源,而劣五類水連灌溉都不行。國家環保總局(現為生態環境部)在本世紀初曾公佈的數據表明,在七大水系的412個水質監測斷面中,一至三類、四到五類和劣五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41.8%、30.3%和27.9%。其中海河水系屬重度污染,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屬中度污染,長江屬於輕度污染,僅珠江總體水質良好。在所監測的27個重點湖庫中,僅有兩個達到了二類水質,5個為三類,4個為四類,6個為五類,達到劣五類的多達10個。其中的太湖、巢湖和滇池水質均為劣五類。作為北方重要水源的黃河,有38.7%基本喪失使用功能。其時中國的水資源狀況是:北方有河皆幹,南方有水皆汙。這就造形成一邊在喊渴,一邊卻是有水不能用的局面,這樣的狀況顯然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於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08年又通過了《水污染防治法》,以有效保護地表水免受污染。此外。全國各地還相繼實施了“河長制”,由各地黨政負責人擔任“河長”,統一管理和保護河湖水質。
從2016年年初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在重慶、武漢和南京召開座談會,要求長江流域各省市全力推動長江大保護,嚴禁再搞大開發,去年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還通過了《長江保護法》,今年年初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全面啟動禁捕,經過一系列艱苦的努力才使得長江水質有了明顯改善。
石油一直被視為“工業的血液”,石油對各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可見的將來,石油的重要性也許會出現明顯的下降,但水的作用則是完全無法取代的。因此,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如何制定必不可少的水資源戰略,確保合理用水,同時使每個國民養成節水的重要觀念,由此來確保中國的水安全,同時也確保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