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從能源安全角度考慮,我國非但不能像國外石油公司一樣削減勘探投入,反而應繼續大力推進找礦突破,爭取在傳統油氣和頁岩氣等非常規油氣上有所突破。
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近年來快速擴大,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均居世界首位。但也要看到,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具有間歇性、波動性特點,大規模接入會給電力系統穩定和能源安全帶來挑戰。在某種程度上,新能源仍要與傳統能源匹配,如因地制宜發展天然氣調峰電站等。
此外,氫能等新能源成為投資熱點。全國已有23個省份發布氫能規劃。但從歷史規律看,一種能源需要40年至50年時間才能從占有市場1%份額擴大至10%份額,這主要是因為能源是一個完整系統,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在生產、使用和配套上形成規模。
從能源轉型趨勢看,董秀成認為,非化石能源成為主導能源是必然趨勢,但是並不意味著石油將退出歷史舞台,這也是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的基本趨勢。
創新中把握新機遇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表示,能源低碳化意味著從供應方到消費方都要進行系統性轉變。這一轉型中有大量創新需求,對能源企業而言是新機遇。
從趨勢看,電氣化已成為全球能源發展方向。我國不斷增加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到“十四五”末,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電力裝機比重有望超過50%。從更長期的角度看,權威部門測算顯示,到206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將由目前的16%左右提升至80%以上,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將由目前的34%左右提高至90%以上,建成以非化石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應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