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在海外,尋訪革命先輩的紅色足跡
http://www.CRNTT.com   2021-06-23 12:22:51


 
  在比留學期間,聶榮臻經歷了人生中重要轉變,開始走上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道路。他從圖書館借閱了《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共產主義ABC》等著作,還經常閱讀從國內傳到歐洲的共產主義刊物。他逐漸認識到“實業救國”是不現實的,要想拯救國家和民族的危亡,使四萬萬同胞有衣有食,只有建立勞工專政,實行社會主義。1922年8月,聶榮臻加入中國留歐學生在法國成立的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1923年3月轉入中國共產黨。

  前不久,歐洲華僑華人青年聯合總會組織歐洲20多個華僑華人青年協會,尋訪周恩來、鄧小平、聶榮臻等革命先輩旅歐勤工儉學的足跡,重溫初心使命,感悟思想偉力,傳承紅色基因。“在傾聽歷史回聲的時候,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歐洲華僑華人青年聯合總會創會會長傅旭海向記者分享心得時感慨萬千,“正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不懈努力,中國才有了今天的發展成就和國際地位。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是謀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

  俄羅斯——沃爾洪卡街上的熱血青春

  記者 張光政

  沃爾洪卡街位於俄羅斯莫斯科中央行政區,毗鄰紅場。1925年10月,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蘇聯出資在此設立莫斯科中山大學,為中國培養革命人才。

  據檔案記載和多方考證,這條街上的16號曾是莫斯科中山大學所在地,使用的是莫斯科省立第一男子中學的校舍。校園裡有一棟4層黃墻白窗的別墅和花園,還建有籃球場、排球場、溜冰場等運動設施。莫斯科中山大學建校之初正值國共合作時期,因而成為國共兩黨的教學培訓中心。許多學生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重要活動家,比如鄧小平、張聞天、王稼祥、烏蘭夫、伍修權等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6年初,受中國共產黨旅歐支部的派遣,在法國勤工儉學的鄧小平等一行十幾人來到蘇聯,入讀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不久轉入莫斯科中山大學。為了保密,鄧小平以伊萬·謝爾蓋耶維奇·多佐羅夫為俄文名,在此學習俄語、馬克思主義史學、東西方革命運動史、軍事事務等學科,學期設置為2年,每周上6天課,每天8個小時。鄧小平在入學履歷中寫道:“我過去在西歐工作時,每每感覺到能力的不足。因此我便早有來俄學習的決心。”“能留俄一天,我便要努力研究一天,務必使自己對共產主義有一個相當的認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