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利用數字支付、電子理財等方式,貪腐行為更隱秘
“半年時間內,貪污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保險費60多萬元,涉及27家單位178人……”5月18日,河南省濮陽市華龍區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障中心召開警示教育會,通報了該中心原幹部穆玉龍製作“李鬼”二維碼的違紀違法案例。
2016年8月,26歲的穆玉龍進入華龍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作。從農村家庭走出來的穆玉龍不願過艱苦生活,在虛榮心理作祟下,把黑手伸向了該區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補繳的養老保險費。2019年12月,他利用職務之便,私自將個人支付寶二維碼頁面名稱篡改為“中國社會保險華龍區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障中心”,並將此二維碼出示給前來繳費的人員。
如此一來,本應打入公共賬戶的養老保險費,便進入了穆玉龍個人的腰包。此後,他陸續通過個人支付寶、微信賬戶及現金方式,違規收取轄區機關事業人員補繳的養老保險費60多萬元。穆玉龍僅將8000餘元上繳到區社保中心財務室入賬,其餘全部用於個人消費。
“微信錢包、支付寶付款等支付方式及數字貨幣的出現,使得貪腐行為更加便捷,也更加隱蔽。由此還延伸出通過電腦偽造銀行存單和報銷單、挪用公款購買網上理財產品等新型犯罪方式。”福建省福州市紀委監委審理室副主任範兆城告訴記者。
偽造二維碼只是新型腐敗套路之一,還有人利用公款私存、延遲進賬的方法,玩起了“騰挪戲法”。
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義蓬街道春園村原報賬員朱銳鋒,曾負責村裡與農戶之間的資金收繳和支付等工作,經常接觸到大量現金。2014年1月,這名“85後”年輕幹部把賺錢的目光瞄准了代收代繳的村民農醫保款。朱銳鋒把34萬元村民農醫保款轉進個人餘額寶賺利息,待一個多月後農醫保款上繳時,已賺得1000多元的“外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