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數字貿易引領貿易創新發展,將是未來一個時期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
中評社北京7月20日電/隨著數字技術與國際貿易不斷融合、數字經濟加快發展,數字貿易的發展狀況、趨勢與相關規則的構建,日益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重要問題。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曉紅文章表示,數字貿易是以數字技術為手段、數字服務為核心、數字化平台為載體、數字化交付為特征的貿易新業態,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服務、數字內容服務和離岸服務外包,涵蓋信息通信技術、金融保險、知識產權、文化娛樂、其他商業服務等數字化交付的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領域,是產業創新、結構升級、暢通內外循環的重要支撐。各國已經普遍注意到,數字貿易的發展正在加速全球資金、技術、人才、知識、數據、服務等要素的流動,不斷拓展服務可貿易的邊界並擴大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效應。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創新發展服務貿易”“提升貿易數字化水平”的要求。以數字貿易引領貿易創新發展,將是未來一個時期中國優化貿易結構、提升貿易效益、增強貿易實力,進而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現實基礎 優勢與瓶頸並存
文章介紹,“十三五”時期,隨著數字技術與服務貿易加速融合,中國數字貿易保持高速增長,規模持續擴大,占服務貿易的比重明顯提高,展現出亮眼的發展潛力。進一步推動數字貿易發展,中國具有產業基礎雄厚、數字經濟創新活躍等諸多方面的明顯優勢。主要表現為:中國數字基礎設施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互聯網、無線寬帶、移動終端規模居世界前列,5G、超算、量子通信等新技術世界領先,基本建成面向全球重點國家的信息高速通道;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明顯,將有力推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產業規模巨大且體系完備,智能製造、智能服務、智慧農業等將為產業互聯網發展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並形成大規模數據流,進一步促進包括數據存儲、傳輸、加工、分析等的全產業鏈發展。這些都為更好發展數字貿易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傳統服務貿易大幅下滑,數字貿易逆勢而上,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額為20331.2億元,同比增長8.3%,占服務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44.5%,提升9.9個百分點。同年,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達1.69萬億元,同比增長31.1%,成為貨物貿易增長的有力支撐。
同時也要看到,數字貿易當前存在的一些制約因素也較為突出。中國數字化交付的服務貿易水平明顯低於一些發達經濟體;關鍵核心技術自給率較低,基礎軟件、核心元器件、高端芯片等依賴進口,全球軟件產業鏈中的操作系統、中間件等核心技術也主要依靠別國,數據價值鏈的核心環節則被少數跨國公司所掌控;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級技術人才和領軍人才匱乏。
發展環境 機遇與挑戰同在
文章指出,當前,全球數字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貿易數字化水平大幅提升,這些都為中國數字貿易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和重大機遇。
數字技術與產業加速融合,將促進全球數據流大規模增長,雲外包、數字媒體、在線教育、在線娛樂、遠程醫療、遠程維修、移動支付等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成長,服務貿易數字化水平持續提升。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廣闊,國家之間的數字鴻溝較為巨大,在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等領域都具有較大發展空間,這為中國發展數字貿易提供了機遇。
在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發展的外部環境也嚴峻複雜,存在的一系列挑戰不容忽視。一方面,數字貿易規則成為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的重要內容。目前,全球數字貿易尚缺乏統一規則,美國和歐盟正在主導高標準數字貿易規則的制定,這對中國數字治理的國際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隨著保護主義抬頭,國際上以國家安全等為由的數字貿易限制性措施不斷增多,徵收數字稅的經濟體也在不斷增多,這對中國企業“走出去”形成挑戰。
未來趨勢 市場規模壯大、出口能力漸強
文章分析,總體來看,未來一段時期,中國數字貿易的發展將更進一步,規模、能力和水平都將持續提升。
一是數字貿易規模將繼續壯大。前沿科技發展、服務業數字化轉型以及中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推進,將加快形成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新優勢。主要是產業基礎更加堅實,數字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將催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服務業內涵和形式更加豐富、分工更加細化。此外,數字技術將與越來越多的垂直領域深度融合,以數字技術為支撐、高端服務為先導的“服務+”整體出口將成為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新引擎。
二是信息技術服務出口將保持增長態勢。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將繼續加快與製造業融合,相關出口也將持續增長;雲服務將保持高速增長,中國公有雲市場規模增速有望保持在30%以上;社交媒體與搜索引擎的海外市場潛力巨大,短視頻、直播、通訊等領域的海外業務將有大幅增長。
三是數字內容出口能力持續增強。數字內容行業的貿易投資規模將保持較快增長,數字傳媒、數字動漫、數字出版等領域的出口市場規模也將繼續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