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之際,上海港只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碼頭,貨物輸送量銳減至194萬噸。港口設施設備十分簡陋,絕大多數貨物裝卸依靠人扛肩挑。1955年11月5日,毛澤東主席在視察上海港時指出:上海是中國的第一大港,又是一個國際港口,是一個有發展前途的港口,一定要把它管好。他要求上海港在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中不僅要推動上海自身的發展,更要支持全國的發展,發揮溝通國內外的作用。二是在港口發展的舉措上,充分利用現有設施,不斷提升港口運輸現代化水準。
上海港發生歷史性轉折是在1972年以後,那時中日恢復邦交,中美關係改善,中國與世界的貿易迅速發展。每天都有100多艘外輪在吳淞口外的海上錨地排隊等候進港裝卸,最多時達到200多艘。因為時常延誤船期,上海只能將極為有限的外匯賠償給外國航運公司。用當時的話來說,就是每天都大把大把地將錢扔進黃浦江!改變這一狀況刻不容緩。1973年年初,周總理在病房裡召開政治局專題會議,要求3年改變上海港口面貌。上海也制訂了3年計劃,建造了一些新碼頭,進口了一批裝卸機械等。計劃實行了5年,但仍未解決根本問題。
改革開放以後,上海港終於從黃浦江兩岸轉移至外高橋的長江口江段。但那裡的水深仍無法根本解決問題。進入本世紀以後,上海開始開發杭州灣的小洋山島,通過填海造地,使原先僅1.7平方公里的小洋山島,建成了面積達8平方公里的現代化港區,其間共拋填砂石總量達1億立方米!此後連續完成了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和第四期工程的建設,由此終於使上海港的面貌出現了翻天覆地般的巨大變化。
由於集裝箱運輸相對散貨運輸的極高效率,1956年美國人就開始發展集裝箱運輸,但當時由於中國基本處於閉關鎖國狀況,整個中國航運行業對這一重要動向都一無所知,後來才慢慢開始發展集裝箱業務,上海港1978年的集裝箱輸送量才7951箱,平均每小時裝卸1箱還不到!1983年上海港才開始建設第一個集裝箱專用碼頭,1984年集裝箱輸送量才首次超過10萬箱,1994年終於超過100萬箱,2003年超過了1000萬箱,2010年終於超過新加坡躍居世界第一。
稍微年長一點的人都知道,過去有一部現代京劇《海港》,說的就是上海港。這部1964年創作的京劇,劇中就有一句這樣的台詞:大吊車,真厲害,成噸的鋼鐵,它輕輕地一抓就起來!似乎當時上海港的吊車已經很微風。其實,上海港的工人發明大王包起帆,正是因為吊車在調運原木的過程中經常發生墜落事故,工傷事故頻發。包起帆由此才通過自學發明了可以穩定抓吊原木的抓斗,並因此擁有了“抓斗大王”的稱號。由此可見,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上海港的機械化水平仍是非常有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