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 盛
成為熠熠生輝的創新符號
提起中關村,你會想起什麼?電腦、軟件、人工智能、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總之,與“村”完全不搭界。
時間回到20世紀初,中關村是名副其實的“村”。季羨林先生曾在《中關村感舊》一文中形容這裡:“舉目四望,不見人家。”
中關村這個地名的確立也實屬偶然。中關村有過多個“曾用名”,《成府村志》中寫成“鐘關”。1953年3月,《中華地理志》編輯部遷到這裡,工作人員大多只聞地名而未見其字,在印制公用信封、信箋時將地名寫成了“中關村”。
中關村的興盛始於1951年,當年11月,中國科學院第一座現代化科研建築——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樓破土動工,邁出了中關村科學城建設的第一步。1953年,大樓建成,此後這裡走出了7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幾十位兩院院士,有著“共和國科學第一樓”的美譽。隨後,中科院各研究所陸續遷入,都以中關村為通訊地址,地名得以固定。1961年,中關村街道辦事處成立,標誌著中關村作為行政區劃名稱的確立。
20世紀60年代初,科學城已經初具規模,在科技發展的洪流中,科學城一直挺立潮頭。截至2019年,中關村地區有中科院下屬科研機構26個。一座座現代化科研大樓拔地而起,一項項共和國第一在這裡誕生,一個個重大科技成果在這裡面世……中關村漸漸成為一個熠熠生輝的創新符號。
“從地名到行政區劃再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中關村內涵豐富,我們用展覽把這段歷史記錄下來,把中關村的創新精神展示出來。”中關村村史館建設負責人張奕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