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望
感受拼搏奮鬥的科研熱情
展廳內,兩棟灰色老居民樓模型引人注目。它們的原型是中關村街道科源社區13、14、15號樓,這是20世紀50年代中科院專門為安置海外歸國的頂級科學家建造的,名為“特級專家樓”,簡稱“特樓”。
“特樓”裡先後居住過60多位科學家,其中,有9位1948年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有32位中科院首批學部委員,有6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為了加快新中國科技建設的步伐,科學家們奮力拼搏,把家中的書房當作了第二辦公室,“特樓”的燈光經常徹夜不熄。
展覽用全息投影的方式展現了3位科學家居家生活的場景。14號樓104室,核物理學家趙忠堯與學生熱烈地討論問題;15號樓313室,無機化學家柳大剛在書房埋頭整理資料。
斑駁的書桌、老式的藤椅、頂天立地的舊書架……在原比例複制的錢三強的書房中,戴上VR眼鏡,參觀者仿佛置身先生的工作場景之中。
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錢三強的生活非常簡樸,自1955年搬進14號樓203室,家中陳設常年不變。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墻上懸掛的“從牛到愛”4個大字,那是錢三強即將入讀清華大學時,父親錢玄同的親筆手書。“學物理,就要向牛頓和愛因斯坦學習,做出成就來,這是其一;其二,學習就要像牛那樣苦幹,漸入佳境後,就會愛上這門學科。”父親的諄諄教誨成了錢三強的座右銘,激勵他不斷攀登科學高峰。
中關村街道如今居住著100多位兩院院士,中關村村史館中懸掛著多年來采集的近100位院士的手模和寄語。“學好科技建設祖國,鍛煉身體保衛祖國”“目標始終如一”“打破砂鍋問到底”……樸素的話語,流露出老科學家們對祖國科學事業的無限熱情。
“科學家們具有深沉的愛國情懷,這是他們成長和奮鬥的不竭精神動力。”在中關村求學6年,看過展覽後,海淀區西北旺鎮組織部幹部徐恒對腳下的這片熱土有了更深的理解。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關村村史館聯合中科院直屬機關黨委和部分地區科研院所,舉辦了“初心致遠——中關村特樓的黨員科學家”主題特展,展示汪德昭、陳家鏞、張文裕、郭慕孫、戴芳瀾等16位“特樓”科學家的入黨志願書或黨員登記表等珍貴資料,介紹他們的生平、成就等,在大屏幕上播放其本人的採訪、紀錄片等視頻資料,全方位展現老一輩黨員科學家們對初心的堅守、對使命的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