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0日電/據大公報消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全城為之矚目。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是次施政報告最值得重視的轉變,在於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的同時,積極投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展示出革除積弊的決心。
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是施政報告的關鍵。規劃依然支持香港的傳統優勢,包括提升國際金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功能,加強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的作用,強化航運和貿易中心地位,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推動服務業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
此外,規劃更為香港增添新定位,包括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以及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由此可見,國家在“十四五”規劃當中,對香港寄予厚望。施政報告在第四章《經濟新動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一一針對上述定位,提出政策措施。
施政報告在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方面落力十足,一字記之曰通。在投資項目的供應端上,香港透過支持港交所,設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上市制度,與廣州期貨交易所就著碳排放交易金融產品合作,發展離岸人民幣產品和工具;香港更與內地積極研究建立一站式沙盒聯網,以發展跨境金融科技應用項目。在需求面上,香港擴大跨境人民幣資金雙向流通管道、考慮稅務寬減進一步吸引家族辦公室落戶香港。上述措施都有助擴大香港金融市場的流通量與地位,加強服務國家參與國際經濟的能力。
創科中心著墨最重
在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方面,港府著力提升航運業的營運效率及連接能力。改善營運效率上,港府提出推動航運及港口業應用數碼科技,加強大灣區信息互通,發展高增值物流服務。這些高增值海運商業服務包括船舶註冊、融資及管理、海事保險、海事法律及仲裁等,可善用香港的法治及國際金融中心優勢。為此,港府提供稅務優惠,擴大香港船舶註冊處在海外的辦事處支援力度。此外,港府也加強灣區內跨境陸運交通的基建和政策協調,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的物流吞吐所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