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0日電/據新華社報道,10月17日,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紀念大會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召開。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大會致賀信,令考古工作者心潮澎湃。
100年前,也是在這樣的深秋,位於三門峽市澠池縣的仰韶村遺址迎來科學發掘的第一鏟。優美古樸、圖案絢麗的彩陶破土而出,將一段距今5000年至7000年的燦爛史前文明畫卷逐漸鋪陳在世人面前,中國現代考古學也由此發軔。
經過幾代考古工作者櫛風沐雨、青燈黃卷,不同時期的重要文化遺存不斷被發現和發掘。從仰韶文化、紅山文化到良渚文化、龍山文化,從鞏義雙槐樹、偃師二里頭到安陽殷墟、廣漢三星堆……中華文明的歷史軸線不斷被拉長,歷史信度不斷在增強,文明細節不斷被豐富。
科學的考古發掘,深刻改變了國人對祖先和歷史的認知,也向世界系統、完整地揭示了源遠流長、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走過百年歷程,今天考古愈發吸引社會各界尤其是年輕人的目光,每有重大發現,即成網絡熱點,不斷激發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溯洄:找尋失落的文明印跡
坐落在黃河南岸一塊黃土台地上的仰韶村,三面環水,抬頭可見葱蘢的韶山。80歲的村民王二保家的小院裡,還保留著一口老窑洞。100年前,中國政府礦政顧問、農商部地質調查所研究員、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考察時就借住在這裡,王二保的父親是安特生的助手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