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在四季的風中寫下他們的名字
http://www.CRNTT.com   2021-11-22 13:54:18


  中評社北京11月22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2021年是中國考古學誕生100周年。100年里,考古學家發現、發掘了上萬處古代遺址,通過艱辛的工作探尋遺址中埋藏的秘密,揭示人類自身的歷史。每當我走進這些遺址時,塵封的歷史仿佛就在眼前。湖北省的石家河和屈家嶺,便是那種雖短暫接觸卻讓人感觸深刻的遺址。

  湖北天門的石家河遺址發現於1954年,經過20世紀70年代以來持續的考古工作,現今知道這是4000多年前長江中游地區的一座中心城址。城址面積約120萬平方米,四周有城牆和城壕,城內外多個地點出土了大型的建築、埋藏多處的墓葬及奇特的祭祀遺存。出土遺物中最令人矚目的是工藝高超的精美玉器,數千件陶塑動物和陶偶,以及目前已發現的長江流域年代最早的殘銅片。因石家河城址及周圍遺址群的發現,我們得知在長江中游存在著一種遠古文明。又因為長江下游良渚遺址的發現,我們進一步明確了長江流域在中國、東亞甚至世界的古代文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石家河及長江流域早期文明的出現與稻作農業的起源密切相關。因稻作而積累的技術、知識、組織管理能力和社會財富,使稻作農業成為早期文明產生、發展的必要條件和文明的重要內涵。關於稻作的起源,學術界曾有不同觀點,但長江中下游不斷增多的考古發現表明,這裡可能才是水稻的起源地。考古學家在江西萬年仙人洞、湖南道縣玉蟾岩發現了約1.2萬年前的水稻植矽體和稻粒,在湖南彭頭山和湖北城背溪遺址發現了八九千年前的稻穀遺存,在湖北的屈家嶺遺址中也有5000年前的稻穀。在長江下游,從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到良渚文化遺址,都出土了數量驚人的稻穀遺存和農具。相比之下,石家河種植水稻的歷史不算久遠,但正是稻作文化孕育了這個區域的文明。考古學家嚴文明先生論及石家河時認同,稻作文明的曙光照到了石家河城頭。今天,長江流域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稻種植區,稻作文化依然可以成為衡量現代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指標。

  2012年我去石家河,車子穿行在稻田中。9月的稻田不是沁人心脾的青綠,也不是意味著豐收的金黃,而是綠中微微泛黃,這樣的色彩和景致讓我遙想幾千年前稻田的模樣。突然車上有人指向路邊說:“那是袁隆平的實驗田。”袁隆平院士因致力於研究、開發和推廣雜交水稻而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傾盡一生造福於民,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做出貢獻,令世人敬仰和緬懷。在車上我並沒有看到田間有任何標記,以後也未查閱到袁隆平在天門培植水稻的確切資料,但確實搜尋到20世紀80年代以來袁隆平及其專家團隊曾在荊州、荊門等地開展雜交水稻種植技術研究的信息。那日,我感覺通往石家河的田間公路總走不到頭,一望無際的稻田連接著遠古與未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