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9日電/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我國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5%,兩年平均增長3.8%,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從近期各省份發布的前10個月經濟數據看,地方民間投資同樣呈現出持續改善、活力增強的特點。
民間投資情況是我國經濟內在活力的“晴雨表”,也是觀察經濟走勢的“風向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多次強調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宣示“三個沒有變”,極大鼓舞和增強了民營經濟參與投資、促進創新、轉型升級的信心。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幫扶政策措施,持續推動民營經濟恢復活力。今年以來,民間投資企穩回升,顯示出民營經濟的活力恢復,也彰顯出我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充足空間和豐沛活力。
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受此影響,民間投資依然比較謹慎,民間投資回暖的趨勢亟需呵護和扶持。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釋放民營經濟的發展潛力,需要多措並舉打好“組合拳”,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放管服”改革的乘數效應,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夯實我國經濟長遠發展的根基。
深化改革是破冰關鍵。投資興業的信心,源自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力驅動。近年來,從推行負面清單制度到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從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到推進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一系列重磅舉措,不斷拓展民間投資領域,提振了民營企業的投資信心。今年以來,隨著各項補短板穩投資政策的落實,重大投資項目建設進程加快,民營企業投資信心加快恢復。下一步,還需要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在市場准入、審批許可、經營運行、招投標等方面深化改革創新,給民營企業創造更大市場空間。
“軟環境”建設至關重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不僅要拿出真金白銀的利好舉措,也要真正花更多時間和精力關心民營企業發展、民營企業家成長,把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的要求落到實處。對民營企業的正當訴求應予以解決,對民營企業家的合法權益要予以保護,打破各種各樣的“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堅決反對和糾正“吃拿卡要”等違紀違法行為,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健康環境。
“練好內功”是必然要求。創新能力弱、整體負債率高、抗風險能力差,一直以來都是制約民間投資的重要因素。當務之急,要促進民營經濟轉型升級,通過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降低債務杠杆,不斷提升民間投資能力。除此之外,壟斷經營、侵犯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逃避網絡安全監管等問題,也會嚴重損害企業和行業的健康發展。守法經營,這是任何企業都必須遵守的原則,也是長遠發展之道。要練好內功,必須提高企業的合規意識、經營能力、管理水平。
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有助於推動民營經濟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為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貢獻強大力量。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下,推動民間投資持續增長,廣大民營企業一定能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
來源:人民網 作者:魯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