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楊偉民: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http://www.CRNTT.com   2021-12-30 09:05:12


 
  “七大政策組合理念科學、靶向精准、路徑明確,相互聯繫、互為一體。我們可以從五個關鍵詞來把握。”楊偉民說,一是全面,政策涉及宏觀、微觀、結構、科技、改革、區域、社會等各領域;二是增長,各項政策都圍繞增長展開;三是活力,企業是發展的主體,必須要提振市場主體信心,穩定市場預期,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營造各類所有制企業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四是暢通,暢通國民經濟的供給、需求、分配的大循環及其內部的良性循環;五是聯動,各項政策要相向而行,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要有機結合。

  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需正確地認識和把握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發展內外環境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有許多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正確地認識和把握。”楊偉民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給保障,正確認識和把握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對於全黨上下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他進一步暢談了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一些體會。一是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過去我們做得不是很夠,是因為當時處於建設小康社會階段,現在我們開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就必須要推進共同富裕這一目標。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鮮明特征。同時,推進共同富裕的相關措施,本身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是形成居民消費型經濟增長、保持經濟穩定的需要。實現共同富裕的路徑是,首先要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鬥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後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發展第一,分配第二,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過程,要穩步朝著共同富裕目標邁進,區分好“實現”與“推進”。

  二是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必然會有各種形態的資本,包括產業資本、金融資本,國有資本、民間資本或社會資本。資本的行為規律是逐利的,要承認資本的這種屬性,既要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又要有效控制其消極作用。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支持和引導資本規範健康發展。

  三是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給保障。初級產品包括農產品和能源、礦產資源等,這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今年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現了供給紊亂和短缺的問題,也提醒我們這是一個事關全局的戰略性問題。因此,必須要堅持節約優先,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在生產領域要推進資源全面節約集約循環利用,在消費領域要增強全民節約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綜合使用節約、挖掘國內資源潛力、技術進步、廢棄物再利用等手段來提高初級產品的保障能力。

  四是正確認識和把握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防風險是中央之前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之一,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出,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要繼續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准拆彈的方針,抓好風險處置工作,加強金融法治建設,壓實地方、金融監管、行業主管等各方責任,壓實企業自救主體責任。要強化能力建設,加強金融監管幹部隊伍建設。化解風險要有充足資源,研究制定化解風險的政策,要廣泛配合,完善金融風險處置機制。

  五是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在今年中央財經委會議部署的基礎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從認識、方針、技術、路徑、考核、安全等方面,對碳達峰碳中和進行了全面闡述。特別是提出了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要把握好三點,第一,統籌增長與減碳。到203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如果碳排放總量下降的同時,經濟增長速度也下降,碳強度目標是難以完成的。碳達峰碳中和不是能源消費達峰,更不是電力消費達峰,未來新基建、高技術、數字化均會增加電力消費需求,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城市化及其大城市化、南方地區取暖等特殊國情也會顯著增加電力消費,能耗總量控制目標必須充分考慮這些因素,支撐未來的潛在增長率。第二,先立後破。要減少化石能源消費,減的前提是“增”,即增加新能源,而增加新能源的前提是增加調節性電源的裝機總量和電量。未來一個時期,煤電仍然是我國的主力調節型電源電量,不能談煤色變、談煤電色變,不能一刀切地停貸斷貸。第三,要區分高耗能產業用的能源是什麼能源。我國經濟韌性就在於產業門類齊全和產業鏈相對完整,即使在碳中和時代也會存在高耗能產業,關鍵在於,要區分高耗能的能源是什麼能源,要限制高耗高碳能源的產業,支持高耗低碳能源的產業,加快促進高耗高碳能源產業轉變為高耗低碳能源產業。

  來源:深圳特區報  記者:莊宇輝 李萍 何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