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3日電/據中國經濟網評論,1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減稅降費座談會上強調,抓緊實施新的更大力度組合式減稅降費,確保一季度經濟平穩開局、穩住宏觀經濟大盤。而在年前的全國財政工作視頻會議上,財政部部長劉昆也表示,2022年將實施更大力度減稅降費,增強市場主體活力。
實施更大力度減稅降費,對於廣大市場主體來說,無疑是“定心丸”和“強心劑”。2021年,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減稅降費政策不斷加碼,全年新增減稅降費預計達到1萬億元,在巨大的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下,為市場主體有力有效減負紓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困難和挑戰明顯增多。尤其是一些中小微企業,面臨成本上升、訂單下滑等困難,一些製造業企業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苦於資金壓力,難以繼續或擴大科技創新投入來推動產品、技術、品牌的提質升級。因此,今年更大力度減稅降費的消息,可以說適應了市場主體之盼,向市場釋放了更為積極的信號。廣大市場主體須體會政策深意,用足用好政策紅利,鼓足信心、克難而進、危中見機、勇辟新局,把更大力度稅惠紅利轉化為融身市場、厚植優勢的生機活力。
要用足用好稅惠政策的“窗口”,積極開拓市場空間。無論是制度性還是階段性的政策安排,減稅降費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惠企措施,通過“真金白銀”的“減免退緩”,可以直接減輕企業資金壓力。今年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將更加注重精准性和有效性,廣大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製造業企業,尤其要利用好政策的“時間窗口”,根據自身實際、市場需求,統籌安排好資金投向,確保把有限的資金全部用在刀刃上,既要減負紓困保生存,更要煥發活力求發展。
要用足用好稅惠政策的“杠杆”,加速推進創新升級。發揮稅收政策杠杆作用,推動創新驅動戰略實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近年來宏觀調控政策一以貫之的指向,同時也是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所帶來的壓力和挑戰之下,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在“保市場主體”的同時所兼顧的更具戰略性、可持續性的目標。著眼長遠,只有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才有出路,只有推動創新才能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廣大市場主體特別是製造業企業,要以更大力度的稅惠政策為“杠杆”,有效調動技術研發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中國製造”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助力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