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基礎研究,既要鼓勵自由探索,也要強化目標導向。人類對科技創新的規律性認知沒有終點,基礎研究的首要功能是提供新知識、新發現、新原理,必須著眼長遠、尊重規律,呵護科研人員的好奇心,鼓勵他們自由探索。同時,在總投入有限、許多共性關鍵技術“卡脖子”的當下,也要引導科研人員聚焦阻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技術難題,增強創新自信,努力有所作為,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應有的新貢獻。
加強基礎研究,需要在優化學科布局上下功夫。基礎研究成果的轉移轉化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許多時候“不知道哪塊雲彩會下雨”。因此,要加大對冷門學科、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長期穩定支持,努力把基石做大做厚。作為支持基礎研究的“主渠道”,自然科學基金委近年新組建的交叉科學部發展勢頭良好,資助項目初現成效,其經驗值得總結。在做優做強傳統優勢學科的同時,也要緊盯學科交叉融合和跨學科研究的新趨勢,不斷建立健全學科交叉融合資助機制,壯大門類齊全、高精尖新的基礎研究人才隊伍。
加強基礎研究,創造良好的科研生態至關重要。基礎研究具有周期長、難度大、不確定性大等特點,不可能一蹴而就,關鍵核心技術難題也需要長期攻關。在增加主渠道投入、多元化拓展、持續穩定加大投入的同時,更要盡快建立起符合基礎研究規律和特點的科學評價機制,強化以學術貢獻和創新價值為核心的評價導向,寬容失敗、鼓勵探索,讓更多科研人員甘坐冷板凳、勇闖“無人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