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30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道,“我一個‘臨時工’,原以為出了事,大不了不幹了,沒有想到犯了法……”這是痛失自由的伍佳燁在留置室裡多次提到的一句話。
伍佳燁,曾系浙江省嘉興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工程科的一名勞務派遣制工作人員。然而,就是這個看似沒有多大權力的“臨時工”,卻通過洩露內部信息、向專家打招呼,收受投標老板所送271.81萬元好處。
2015年6月,28歲的伍佳燁在嘉興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工程科擔任工作人員,負責開評標現場見證、監督、管理等。工作中,伍佳燁有機會第一時間獲得開評標相關信息和資料,並熟悉部分評標專家。
隨著時間流逝,經常看著幾千萬甚至上億、十幾億的工程項目被出手闊綽的老板拿下,自己卻拿著微薄的工資,她的心態慢慢發生了變化。伍佳燁開始尋思“從他們身上賺點錢”,於是向投標老板推銷空氣淨化器、床墊,以及茶葉、月餅、粽子等“商品”,老板們紛紛掏了腰包。
2019年4月,正合計如何“賺大錢”的伍佳燁遇到了投標老板向某。在一個項目開評標前,向某找到伍佳燁,讓她把有無廢標等信息第一時間傳遞出來,請熟悉的評標專家打高分,並許諾給她好處費。在向某的勸說和金錢的利誘下,伍佳燁幫助向某順利中標,拿到3萬元好處費。
有了第一次,感到“來錢快”的伍佳燁再也無法關閉欲望的大門,知道伍佳燁“能耐”的老板也越來越多。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投標單位不能進到開標現場,無法第一時間得知商務標抽簽系數、各投標單位商務報價情況,也無法計算出商務標排名,這給伍佳燁提供了另一條“生財之道”。
為獲取好處,伍佳燁頻頻向老板提供投標單位信息、專家打分情況、評標專家的身份信息等資料,向熟悉的評標專家打招呼,涉及的項目工程從幾百萬到數億元,項目種類也從水利工程到市政、土建、綠化等眾多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