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亟須加快推進中國房地產市場改革,探索新的房地產市場發展模式,從而實現房地產與土地財政脫鈎、房地產去金融化,最終實現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全體居民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
中評社北京2月9日電/中國房地產市場正處在新舊發展模式轉換時期,過去那種“依賴土地財政、房地產市場金融化、房地產企業高杠杆高周轉”的發展模式已經對宏觀經濟穩定構成潛在威脅。目前亟須加快推進中國房地產市場改革,探索新的房地產市場發展模式,從而實現房地產與土地財政脫鈎、房地產去金融化,最終實現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全體居民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中國網發表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研究員、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院副教授傅佳莎文章介紹,為了實現以上目標,住建部、自然資源部、央行等多部門出台了組合拳。其中,自然資源部開展集中供地試點,規定單宗地溢價率不得超過15%,嚴控城市樓面地價新高,探索新的土地拍賣模式,研究阻斷土地財政依賴可能帶來的後果和應對處理方案。
央行對房企融資提出“三線四檔”考核標準,即根據“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三個負債率指標劃分紅、橙、黃、綠四檔,對有息債務增速進行不同程度的限制。這一規則的落地,使得房地產企業通過規模擴張維持毛利的增長模式無法繼續,一批觸及紅線的企業面臨著降杠杆難題。
住建部研究建立房地產統計和市場監測預警指標體系,構建以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二手住宅銷售價格、住宅用地價格、住宅租賃價格為核心指標,綜合土地、信貸、財稅、住房供應銷售、住房保障等指標作為參考的一套完整的房地產市場統計和監測預警指標體系,加強對地方穩定房地產市場工作的評價考核。今年上半年一些房價上漲過快的一、二線城市,被住建部約談問責,出台了更加嚴格的限購限貸限售政策,抑制了房價的不合理上漲。
在多方面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土地供給、房企和個人貸款融資、住房供給和住房需求均受到了嚴格調控。今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熱度明顯降了下來,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的下降態勢,房價控制在合理運行區間。
新的變化是,今年1月下旬,發改委、住建部、銀保監會、央行等多部門出台政策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發改委《關於做好近期促進消費工作的通知》,提出堅持租購並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住建部明確提出2022年要“充分釋放居民住房需求”。央行下調與房貸利率相關的5年期以上LPR,降至4.6%。銀保監會要求堅持不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持續完善“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房地產長效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