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再壽險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從政府角度看,推出惠民保,可以在不增加財政額外支出的前提下,提升市民醫保待遇水平。因此,部分城市醫保管理部門要麼為惠民保背書,要麼在醫保數據資源方面給予支持;從保險公司角度看,惠民保本質上是商業保險,在獲得政府支持的情況下,無論是產品本身的銷售、客戶拓展還是對企業品牌的宣傳等都大有裨益;此外,第三方服務公司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機,積極性很高。這三方面共同促成了惠民保的快速發展。
可持續性最受關注
儘管惠民保發展速度很快,但其運營中的一些問題也已逐漸暴露。對此,銀保監會去年發布《關於規範保險公司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業務的通知》,今年1月11日發給人身險公司的商業健康保險發展問題和建議的報告也對相關風險進行了預警。
上述報告指出,近年來城市定制型醫療保險項目在各地快速發展,但該類業務由於不進行核保、統一費率、產品大都為短期險,可能因為參保人逆選擇導致項目不可持續,同時部分地方政府部門還設置了業務最低賠付水平要求,險企很可能出現虧損,降低後續參與積極性。
以上海城市定制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滬惠保為例,從保障生效至2021年年底的半年時間裡,其賠付總金額達3.78億元,而其累計保費收入約8.26億元,賠付率達45.76%,月均賠付率為7.6%。“即使後續賠付率不再上升,滿期賠付率預計也將達到85%,再考慮到運營成本,很難保本微利。”謝遠濤分析道。他表示,基本醫保以收定支,全國整體賠付率約85%,商業醫療保險的賠付率約為70%。惠民保由商保機構自負盈虧,不保證續保,考慮到定位,他建議賠付率控制在75%至80%為宜。“過低或過高的賠付率均非良性結果,可能使民眾獲得感不足,或放大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他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