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據人民網報道,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好。去年以來,受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影響,中小企業成本壓力加大,經營困難加劇。當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暢通企業發展“中梗阻”備受關注。
細數近期相繼落下帷幕的地方兩會,不難發現,堅持紓困解難和支持創新發展兩手抓,正在成為各地助力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共同選擇,其中諸多針對性幫扶措施,不僅旨在應對短期危機,更著眼於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金融“放水” 讓企業“活”起來
2月22日,在安徽省合肥市桃花工業園的深朝電子廠房內,一派忙碌景象。這是一家以生產線束總成為主業的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等行業。
抓住新能源汽車行業高速發展的重要機遇,該公司負責人尚廣兵自認遇到了“最好的時代”,但生產過程中向原材料供應商提前支付的定金,有時也讓他感到犯難。
“春節前,是壓力最大的時候。”尚廣兵回憶道,就在資金捉襟見肘的關鍵時刻,他收到了中國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主動“送”上門的“稅務貸”。“2天,270萬就放下來了,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尚廣兵說。
春江水暖鴨先知。對於如深朝電子這樣的製造業中小企業而言,原材料價格、訂單增減、用工成本等,都會成為影響其經營狀況的直接因素,往往也能給企業發展帶來最直觀的變化。
為改善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增強市場主體發展底氣,我國頂層建設不斷完善。2021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要求鼓勵地方安排中小企業紓困資金,落實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及獎補政策等。今年起,人民銀行將兩項直達工具轉換為支持小微企業的市場化政策工具,持續加大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信貸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