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地兩會推出的新舉措來看,補充資金、“放水活魚”,也成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必選項”。例如,安徽省提出提高首貸戶、無還本續貸、信用貸款占比;浙江省要求深入推進小微企業信貸“增氧計劃”和金融服務“滴灌工程”,拓展政府性融資擔保覆蓋面;湖北省提出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新增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不低於1200億元。
精准“減負” 讓企業“跑”起來
“有了緩稅政策,公司得以將465萬元緩繳資金優先用於推進先進產能建設上。”近年來,各地不折不扣地落實減稅降費政策,讓廣大中小企業獲得感滿滿。這家位於山西省太原市的工程機械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享受稅費減免共計2789萬元。
“中小企業的政策獲得感和滿意度比較高。” 今年1月,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根據對2.5萬家中小企業調查問卷顯示,85.1%的企業認為發展環境有所改善,92%的企業認為稅費負擔減輕。
政府收入的“減法”,只為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今年年初,稅務總局、財政部出台製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稅費等措施。截至2021年12月末,為製造業中小微企業辦理緩繳稅費2162億元,全國小微企業每百元銷售收入繳納稅收同比下降12.4%。此外,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決定繼續實施部分到期的減稅降費政策,繼續減輕中小企業稅費負擔。
用好減稅降費助力企業發展,地方推出的舉措愈發具有針對性。如河南省提出,2022年落實好新的減稅降費、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廣東省針對社會保險、涉企收費清理等推出減輕企業負擔的十項措施;貴州省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做到應減盡減、應退盡退。甘肅省提出中小企業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再降10%,實行中小微企業簡易注銷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