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上,我國宣布成立三江源國家公園。早在2016年,三江源就開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2021年10月,國家發改委對其生態成效階段性綜合評估報告顯示:三江源地區主要保護對象都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質量得以提升,野生動物種群明顯增多,藏羚羊由20世紀80年代的不足2萬只恢復到7萬多只。
正式設立的國家公園區劃面積,在試點12.31萬平方公里的基礎上,擴大至19.07萬平方公里,覆蓋範圍接近一個陝西省,以達到對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三個源頭園區進行生態系統的整體保護。
這裡實行“最嚴格的保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蘇楊曾表示,與傳統的自然保護區相比,國家公園不僅在面積上擴大、生態系統上更加完整,體制上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三江源國家公園有“兩個統一行使”,即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權,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管制權,這樣權責匹配,加上資金的加持,讓保護更有實效。
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期間,還是北京大學人類學在讀研究生的鄭肯來到這裡擔任科學志願者。藏民對神山腳下的生靈、河川甚至一草一木所懷有的敬意,給她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地人沒有生態系統的概念,也不存在‘自然’和‘社會’的邊界,4歲的小孩可以帶我在高原走上很遠的距離,那裡就是他們生活的家園。”鄭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