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習過程中,他從一線的基礎工作開始做起,到現在已經成為廠裡的精益專員。程浩然認為崗位實習是順利實現就業的重要一環,“雖然,剛來的時候不太熟悉廠裡的設備,好在之前在學校的實驗車間做過不少實踐,一個月就能完全上手了。”
程浩然介紹,在學校學習過程中老師經常強調要在學中練,在練中學,因此每個學期基礎課程學完之後,學生都要進入實驗車間親自上手操作。“我做的第一個成品就是電路板,在操作過程中不僅要排布好位置,還要設計安裝,盡量讓外形看起來更好看一些。”
“在開設專業時,我們會提前做好市場調研,緊跟省裡的產業布局。在課程設置上,也會深入企業調研,與企業充分溝通,實現校企深度融合。”山西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慶超說,通過崗位實習,學校和企業建立起了良好的溝通渠道,學生也在崗位實習的過程中成長為企業需要的優秀人才。
和張慶超一樣,在招生就業指導中心工作多年的山西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老師李文新認為,職業院校在學生培養過程中必須和企業深度交流,緊盯行業需求,從而倒推到崗位分析。“崗位需要什麼樣的技能,掌握什麼樣的知識,我們就教授學生什麼樣的課程。”
李文新介紹,學校的實訓課程占到了總課程的50%,以電器類專業為例,學校專門建立了自動化實驗室,所用的系統就是目前鋼鐵企業中運用最多的德國西門子系統。“學生在學校學會這套系統後,就能在企業直接上手。”
《規定》中提到,建設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會同實習單位對實習工作和學生實習實施全過程監管。對此,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有過類似嘗試,該校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劉桂花介紹,學校每年都會對畢業生和相關用人單位進行調研,並建立電子文檔。通過對畢業生跟蹤調查,了解畢業生人崗匹配度、工作穩定度、就業滿意度以及職業變化、職位變化、薪酬等情況,綜合評價畢業生的發展成長度。通過對用人單位滿意度調查,了解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政治素養、專業水平、職業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並以此調整學院學科專業、課程設置,促進培養模式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