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3日電/據北京日報報道,一套《北京中軸線文化游典》,煌煌十六册,令人欣喜又興奮,於我而言,更是熟悉中又有新奇之感。
我的籍貫不是北京。雖然生於北京,那時報戶籍還是按規矩填原籍。我自幼至今基本生活在中軸線一側的南池子金鈎胡同、鼓樓前馬廠胡同,上幼兒園即在中山公園內的北京市第三幼兒園,北海、景山、什刹海等是我從少年至今仍在盤桓的勝地,對中軸線兩側的景物親切而熟悉。
《北京中軸線文化游典》,分《營城》《建築》《紅跡》《胡同》《園林》《廟宇》《古獅》《碑刻》《商街》《美食》《技藝》《戲曲》《名人》《美文》《譯筆》《傳說》,宏觀洋洋灑灑,分類細致入微,使我對於自認為熟悉的中軸線風物景勝、文化印跡,又有了些許陌生之感,有我並不完全知悉的知識。古人說“一事不知,士之恥也”,中軸線博大厚重的文化積澱真是一本讀不盡的百科全書,令人望之彌深,令人讀之興嘆!
這套書的出版意義,李建平先生的總序已精辟扼要闡述,對讀者自有提綱挈領之大義,我自不再贅言。建平先生是專家,在政協委員調研視察、文史學會的活動中,我常聆聽他的發言,受益匪淺。對中軸線申遺,政協也曾組織委員視察騰退、修復的景山壽皇殿、大高玄殿、鼓樓、鐘樓等處,與他並行,總會有所收獲,所以讀了他的總序,是有親切之感的。
《營城》著者朱祖希先生,是侯仁之先生高足,對北京史地有極深的研究,其書雖不是專業的學術著作,但卻游刃有餘地將專業學術分解普及,讀來輕鬆暢快。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盛贊皇城北京是“偉大的總體布局”,他是指以皇家宮殿為中心的中軸線,須知中軸線建築是典型的皇家文化,對北京有著深遠的影響,與士大夫文化、民俗文化截然不同。讀《營城》,自會對巨匠神工的中軸線一目了然,其深入淺出的功力,使讀者能得到正確的知識領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