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8日電/網評:穩中求進,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來源:光明網 作者:常慶欣(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2022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征程的一年,今年召開的全國兩會起到了承前啟後、謀篇布局的重要樞紐作用。2021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這為2022年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當前,世紀疫情衝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同時,儘管存在風險挑戰,但我國經濟韌性強、基本面長期向好並沒有發生改變。“兩會”秉持著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黨的基本路線,繼續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減法”和“加法”兩本賬放在一起算好、算精准,將穩中求進的總基調貫徹到謀劃經濟發展全局中,為當前實現經濟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指明了方向。
著力穩定經濟大盤,亮出高質量發展底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經濟發展全年目標任務,明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這綜合考量了中國經濟當前實際的多方面因素,是在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2019年我國經濟實際增長6.1%,受疫情影響的過去兩年平均增長為5.1%。在GDP達到114.4萬億元的基礎上實現5.5%的增長,是將經濟發展目標實際設定在市場預期的上沿,這與疫情以來的經濟實際增速、“十四五”規劃目標相銜接,既考慮了穩就業保民生防風險的需要,又符合現階段我國潛在增長水平,是對內外部環境變化的積極回應,有助於我們應對新變化新挑戰,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同時,這一清晰明確的目標也是對宏觀調控平衡能力的重要考驗,制定科學的經濟政策體系是做好經濟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引擎。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明確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
總體來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保持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是完成既定目標任務的重要保證。面對國際國內經濟環境新的壓力,“5.5%左右”的GDP增速體現了我國將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堅持穩是主基調、穩是大局,推出更多提振有效需求、加強供給保障、穩定市場預期的實招硬招,為促轉型、保民生奠定好堅實的物質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