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1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受國際環境影響,外資投資境內債券波動有所加大。截至2022年3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3.88萬億元,與2月末相比,減持了1100億元。另外,中央結算公司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外資托管在中央結算的人民幣債券累計達3.67萬億,較上月減少約1000億元。對此,專家指出,從未來趨勢看,外資投資人民幣資產仍會以增配為主。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約占銀行間債券市場總托管量的3.3%。其中國債和政府金融債仍然最受歡迎。從券種看,境外機構的主要托管券種為國債,托管量為2.43萬億元,占62.7%;其次是政策性金融債,托管量為1.01萬億元,占26.1%。
專家認為,2月、3月外資減持人民幣債券只是短暫波動。從總量上看,此前境外機構連續10個月增持人民幣債券。若按中央結算公司的統計,此前境外機構曾連續38個月增持人民幣債券。
“近期受外部因素影響,外資投資境內股票和債券波動加大,是複雜國際經濟金融形勢下的正常表現。”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他看來,從未來趨勢看,外資投資人民幣資產仍將以增配為主。“首先,中國國民經濟韌性較強,經濟運行將保持在合理區間,金融市場開放穩步推進,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具有良好配置價值。人民幣資產在全球範圍內擁有比較獨立的資產收益表現,有助於境外投資者分散風險。另外,當前中國債市和股市中外資占比僅為3%至5%左右,外資增配仍有較大潛力。”該負責人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總量上有所減少,但境外機構積極“入場”購買人民幣債券的熱情卻很高漲。3月新增9家境外機構主體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截至3月末,共有1034家境外機構主體入市。其中,514家通過直接投資渠道入市,748家通過“債券通”渠道入市,228家同時通過以上兩個渠道入市。
中信證券聯席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主權信用利差和人民幣匯率雙重因素使外資減緩購債。隨著我國“南北相通”雙劍合璧和債券發行註冊制改革深化,債券市場進一步走向開放。未來金融市場基礎制度持續完善,將吸引更多外資投資境內債券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