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美國並非不想將台灣納入IPEF,而只是現在不宜。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國會議員訪台時對這個問題的公開表現。當然,什麼時候解決這個問題,要看今年五月IPEF正式啟動後的發展態勢,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只有美國政府確認台灣的參與確實能夠對IPEF的目標有直接的促進作用時,才會以適當的方式處理這個問題。這也再次表明台灣在這個問題上繼續充當美國的“棋子”。
當然,從經貿關係的技術角度看,因為台美經貿關係的特殊性,在傳統貿易協定問題上還存在諸多問題,這可能使得台灣要參與這個新型的經貿合作形式會存在與其他目標參與者不同的問題,也可以說可能形成一個技術性障礙,是否需要按波特曼(Robert Portman)所說的那樣,先解決台美FTA問題,是不可回避的問題,而這個FTA程序本身又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台美之間將如何互動處理,值得高度關注。
對於台灣當局來說,完全是以政治動機和目的來看待和處理台美經貿關係,而不是把台灣的經濟利益放在首位,為了達到政治目的,不僅在政治上繼續充當美國反華的“棋子”,還可能會繼續在經貿方面對美國做出讓步,以換取台美洽簽FTA,參與IPEF,撈取政治利益。只是IPEF是否能夠順利啟動和取得進展,就目前而言,因為有待解決的問題、困難非常多,前景並不樂觀,而台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則把它當作擺脫政治和經貿困境的重大機遇,頗有押寶的意味,如果在這個問題上無法得到預期的利益,將是對民進黨執政當局的巨大打擊。
(作者:陳克明,華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