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環境:壓縮信仰空間
民進黨執政當局政治迫害統派的伎倆,之所以威力無敵,原因之一是大多數統派團體支持者除了缺乏進行鬥爭的精神支柱,還缺少一種獨立的抗爭立場。這無疑也是導致部分統派支持者投靠綠營的一個重要原因。
眾所周知,在民進黨執政當局統治區域內,不存在任何真正隸屬於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團體,而每個統派人士及其支持者都真實地生活在台灣。一旦被拋棄,就會變得徹底的無依無靠。在精神上,統派支持者天然就缺少中國共產黨般的精神信仰,他們追求的各種價值,歸結起來大致總脫不開為國為民這些高大上目標(至少是不反對這些目標)。因此,當民進黨執政當局用運動方式,以台灣的名義或民意的名義,指責統派支持者親中就是“賣台”和“不愛台”的“錯誤”時,他們衹有拚命地辯白,卻沒有另外的一種立場可以理直氣壯地進行反駁。從“一中憲法”中汲取力量嗎?很不幸,民進黨執政當局早已把“一中憲法”衝擊得失去了它應有的權威,而台灣教育的課綱也已將兩岸的歷史割斷,導致青年無法認同。民進黨為什麼要不遣餘力地擴大1450影響力,營造輿論一致的觀點,並一再鼓動名嘴抹黑大陸?目的就在於剝奪掉統派人士的精神後盾,剝奪他們藉以傲對民族復興、國家統一的那種道義資本。
在這種情況下,統派支持者是無法依靠內在的良知的。因為所謂良知,無非是指人心固有的對善惡是非價值的感覺,它是內在的,卻必須通過與他人的交往才能確立。當周圍的人們都發出相反的聲音時,良知也會沉默,形成沉默的螺旋,因為它自己就已經陷入困惑。
事實上,民進黨在取得執政權之前,就已經公開宣布統派組織為“外來政權”,並給統派支持者貼上“賣台親中”的負面標簽,這就使統派力量在民進黨執政當局統治區域內失去了凝聚民心的威力。回過頭來,從策略上看,如果當初統派力量在策略上先打出“反獨”大纛,“獨派”勢力對其“賣台”的指控就不會有多少台灣民眾在乎了,至少其威力將大打折扣。怪不得那些真正的反對“台獨”的統派人士,在統獨鬥爭的狂風暴雨面前反倒比較風平浪靜。
不過細想下去這中間仍有破綻。因為“反對”本身不是一種獨立的立場,“反對”衹是基於一種立場對某一特定事物的態度。換言之,反對“台獨”總還需要有另一種束西為憑藉才能理直氣壯地去反對,因為人們總是贊成什麼東西所以才會去反對其它的什麼東西。通常,統派又會回到“為國為民”的目標上去。統是為了民族復興,而反“獨”則是為了人民福祉,所以反“獨”人士不害怕台灣當局指責“賣台”。
但是,民進黨執政當局卻認定“親中”就是“賣台”,如果“台灣人民”都表示和民進黨執政當局一條心,咬定“親中”就是“賣台”,統派力量就又沒有立足之地了。除非統派力量認定台灣人民正在受欺騙,人民終有一天會恍然大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