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強化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政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更好發揮民政部門牽頭統籌作用,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全面建立縣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提升社會救助整體效益。建立完善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和主動發現機制,開通部省市縣3700多個社會救助服務熱線電話,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健全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完善社會救助資源庫,強化部門信息共享和協同聯動。建立重大疫情等突發公共事件困難群眾急難救助機制,將困難群眾急難救助納入相關應急預案。創新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的工作機制,動員引導社會組織、慈善力量、專業社工、志願者為困難群眾提供專業化、個性化服務,促進慈善救助與政府救助高效聯動;
…………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不斷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社會救助資金投入持續增加。據統計,與2012年相比,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從1063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476億元,全國城市和農村低保平均標準分別從每人每月330元、每人每月172元,增長到2021年的每人每月711元、每人每月530元。2012年至2021年,全國各級財政累計支出基本生活救助(低保、特困和臨時救助)資金20389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13118億元。
一項項政策、一串串數字,見證了幫扶困難群眾的民生溫度。覆蓋全面、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格局正在形成,將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兜底保障網織得更密、編得更牢。
不落一戶、不落一人,編密織牢兜底保障網
前不久,山東省壽光市稻田鎮水南村村民劉慶章被納入低保範圍。得知自己今後的生活有了保障,他和妻子輕鬆了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