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9日電/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要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並將其作為有利於經濟穩定政策的重要內容。可見,在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的情況下,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舉措。在此過程中,尤其需重視發揮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鵬飛文章表示,近年來,中國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目前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網絡和5G獨立組網網絡。“5G+工業互聯網”在製造、采掘、能源等領域形成了遠程設備操控、機器視覺質檢、生產效能管控等典型應用場景,有效促進了企業降本增效,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促進科技創新方面也發揮了引領作用。同時需要看到,對標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要求,中國新型基礎設施體系還存在系統性和整體性不高、對傳統領域數字化轉型升級服務能力不強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等一系列問題。
當前,全球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方興未艾,數字經濟領域競爭加劇,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有效投資,能充分發揮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有效提高當期總需求中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主體面臨的需求收縮壓力;有利於持續優化供給結構、提升供給效率,減輕供給衝擊影響;有助於催生更多全球領先的創新成果,進而提振企業家信心,穩定發展預期。
文章指出,在實踐中,需找准推動新型基礎設施投資的政策著力點。
一是強化協同發展。新型基礎設施是一個復雜的體系,需堅持系統觀念,科學謀劃、統籌推進信息基礎設施、科技基礎設施和智慧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解決不同種類新型基礎設施統籌共建面臨的責任劃分、標準對接、費用分擔等問題,提高協同發展水平。還要看到,投資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有助於有效利用數據要素,催生更多應用新場景和產業新形態,培育增長新動能,形成競爭新優勢,這需要新型基礎設施與傳統基礎設施、傳統產業實現深度融合。對此,需做好工業互聯網、能源互聯網、物聯網等各類具有創智賦能作用的融合基礎設施試點示範和推廣應用。同時,通過在中西部地區科學布局重大項目來推動區域間協調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