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沙國河:尖端技術是一點一滴鑽研出來的
http://www.CRNTT.com   2022-05-20 08:38:06


(來源:人民日報)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沙國河:1934年生,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9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化學激光、激光化學及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曾參與設計研製中國第一台化學激波管、中國第一台化學激光器,首次實驗觀察到分子碰撞傳能中的量子干涉效應。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等榮譽。

  來到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依山勢步行約10分鐘,一座三層小樓躍入眼簾——這裡是“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沙國河平時工作的地方。從事科研工作六十餘載,沙國河在化學激光、激光化學及分子反應動力學等領域一次次勇攀科學高峰,近些年來,他又把精力投入到青少年科普事業上,播撒更多科學的種子。

  “技術上的小改進,可能帶來大突破”

  “一切為了國家需要”,是沙國河一生從事科研事業的追求。從“激波管化學動力學”到“微波吸收材料”,從化學激光、激光化學到分子反應動力學……沙國河研究領域的每一次轉換,都緊隨科研需求的變化;每一次面對新領域,他都選擇迎難而上。“當時許多研究方向的資料都非常缺乏,工作條件也特別艱苦。”沙國河回憶過去,多年勞累的工作,讓自己的身體有些吃不消了。

  上世紀80年代初,張存浩院士在大連化物所開創了激光化學研究方向。激光化學主要研究物質分子在激光作用下呈現激發態時的精細結構、性質、化學反應、能量傳遞規律及其運動變化等微觀過程。當時,沙國河所在小組的課題是研究分子激發態的光譜和碰撞能量傳遞。他們以一氧化碳作為樣板分子,選擇了當時國際上剛出現不久的共振增強多光子電離光譜作為探測技術。實驗中,他們卻發現這種技術存在易受雜質干擾和光譜選擇不高等缺點,影響數據精確度。為了減少雜質干擾,他們先嘗試了提高真空度,但要製造一套超高真空設備,需要投入很多資金。於是,他們又想到干擾雜質主要是一些大分子,可以用液氮冷凍的辦法。一試,效果好得出乎預料,不單光譜信噪比大為提高,實驗操作也更加容易。

  “技術上的小改進,可能帶來大突破。這個小改進也是我們後來一系列實驗的基礎。”沙國河說,“尖端技術是一點一滴鑽研出來的。”

  “不因成就而滿足,不因困難而罷休”

  “不懂就學,總會學會的。搞科研就不能怕吃苦!”沙國河經常這樣教導學生。基礎性、創新性的研究往往需要自己製作實驗裝置,為了一次實驗,前期準備工作可能需要一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而一旦進入正式實驗階段,則可能需要連續72小時以上不間斷進行,對實驗者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我是2000年進入研究室的,當時沙老師已經66歲了,有時還帶著學生們通宵工作。”大連化物所高級工程師、沙國河的學生冷靜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

  大連化物所研究員、沙國河的學生田文明回憶:“在沙老師的建議下,我的研究方向轉向單重態氧在生物體系中的動力學研究。這對於沙老師來說,同樣是一個新領域。為了指導我的論文,沙老師閱讀了大量的文獻和資料,然後才來跟我討論課題。”

  對於科研,沙國河始終精益求精、一絲不苟,他說:“只有獲得精確可靠的實驗數據,才能得到科學的論斷。”

  在一次實驗中,沙國河發現有一個光譜信號很特殊,按照公認的理論公式解釋不通,這讓沙國河百思不得其解。是實驗誤差嗎?進行了多次反覆驗證後,證明實驗沒出錯。問題會不會出在公式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