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深化監管體制機制改革。在資本治理過程中,要系統推進依法監管、公正監管、源頭監管、精准監管、科學監管,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落實各環節主體責任和屬地責任,從事前引導、事中防範、事後監管全鏈條提升資本治理效能,健全綜合監管協同聯動機制,提高資本監管能力和監管體系現代化水平。
四是加強資本領域反腐敗制度和信用體系建設。要加強資本領域反腐敗,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堅決打擊以權力為依托的資本逐利行為,著力查處資本無序擴張、平台壟斷等背後的腐敗行為。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培育社會層面的誠信文化,提升經營者合規的主觀能動性,讓監管執法有力度更有溫度。
遵循高質量發展要求,發揮資本積極作用
文章指出,資本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生產要素。改革開放40多年來,資本同土地、勞動力、技術、數據等生產要素共同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繁榮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其發揮的積極作用必須給予充分肯定。
立足新發展階段,中國依靠規模經濟提高效率的傳統生產方式面臨嚴峻挑戰,迫切需要緊密結合經濟發展實際和階段性特征,統籌發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國內和國際,處理好經濟發展和資本治理之間的關係,疏堵結合,發揮資本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積極作用。
從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要發揮技術創新增加新型要素積累、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積極作用,提升資本發展質量。要緊緊圍繞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目標,形成資本治理與科技創新的良性互動,更好發揮資本在推動原始創新、解決關鍵領域“卡脖子”問題中的重要作用,著力引導資本投入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國家重點培育的行業領域,以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推動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等走深走實,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把握好治理節奏,穩住宏觀經濟大盤
文章認為,穩定市場預期和宏觀經濟大盤與全面提升資本治理效能息息相關。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資本治理必須兼顧“防風險”與“穩增長”,為宏觀經濟跨周期調控預留較大的政策回旋空間。這要求我們把握好資本治理節奏,結合階段性特征推進資本治理,實施“階段性+制度性”組合式資本治理,推動實現市場預期提振效果和跨周期政策調節效果的最大化。
當前,國民經濟延續恢復態勢,各方面穩增長的宏觀政策持續發力,資本運行表現穩中向好,提振市場信心、全面提升資本治理效能具有良好基礎。下一步要健全資本市場預期引導機制,增強資本治理的預見性和敏捷度,主動加強與市場溝通,強化政策發布解讀和信息主動公開,優化輿情風險防控和處置機制,合理引導資本市場預期,為市場平穩運行營造良好環境,從而實現預期“穩”。要推動資本治理政策更好地和宏觀經濟政策相銜接,統籌用好產業政策等長期調整工具和市場政策等短期調控工具,通過結構性政策降低受疫情衝擊影響較大的行業領域的成本和負擔,全面提升資本治理的協調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從而實現信心“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