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彰顯中國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蘊
http://www.CRNTT.com   2022-06-05 15:26:19


 

  再次,中國文明甚為關鍵。正因為中華文明植根於中華大地,具有獨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展歷程,且在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中兼容並蓄,故得以持續與時代共進步,葆有旺盛生命力。我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完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離不開中國文明歷史的深入研究,這是闡明中國道路的文化底蘊和理論支撐,亦是“促使世界讀懂中國、讀懂中國人民、讀懂中國共產黨、讀懂中華民族”的基本依據。申言之,這要求我們具備敏感且強烈的文明意識與歷史自覺,在高遠宏闊的文明視域中把握中國的道路演進、未來遠景、歷史使命及與世界文明的關係。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正是對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綜合研究的重大項目。長期以來,對於我們引以為榮的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史,學術界面臨眾多有待攻關的重大課題:具有悠久歷史的中華文明是如何起源的?它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為什麼會經歷這樣的發展歷程?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展有何特點?為什麼會形成這些特點?促使文明起源和發展的動力是什麼?作為中華文明主要物質內涵的科學技術發明和創造與精神文化發展具體狀況如何?幾十年來,幾代學者矢志不渝、接續向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對中華文明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當然,還應清醒認識到,已有成果還是初步的和階段性的,還有許多重大問題有待破解,比如,因缺乏足夠的文字記載,夏代史研究還存在大量空白。又如“三皇五帝”等史前人物,是神話傳說還是確有其人?這都需要考古學和歷史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聯合攻關,拓寬研究時空範圍和覆蓋領域。

  “下有千歲根,蹙縮如蟠虬。”放眼未來,走向深入的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在既有成就基礎之上,應著力把中華文明起源研究同中華文明特質和形態等重大問題研究緊密結合起來,注重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明研究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建設,為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提供有力的學術資源和理論支撐。要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深入闡釋如何更好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講清楚中國是什麼樣的文明和什麼樣的國家,講清楚中國人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展現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人文底蘊,促使世界讀懂中國、讀懂中國人民、讀懂中國共產黨、讀懂中華民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