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大聖歸來》在暑期檔拿到了9.56億票房,“國漫崛起”頻頻與國產動畫電影相綁定,從傳統神話中找故事,其生產機制幾乎內嵌於院線電影的創作模式之中。其所面對的“瓶頸”也是共通的:“電影工業化”的短板——不是去賭一個“爆款”,而是從創作到制片、宣發每個環節都流程化,同時將創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拆分、專業化。對於國產動畫電影而言,一個暫時的“瓶頸”是:越來越奇觀化的美學風格撐不住的“故事一般”。
目前國產漫畫的“故事”更多的還是個人神話的語法。國產漫畫行業規模化的發展,其脈絡是內嵌於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歷史中的,無論是已經成名的老漫畫家,還是剛剛開始追夢的新人,對於他們來說,個人化的自我表達式創作,要先於商業化的Storytelling。
紀錄片《漫畫一生》十分精準地概括出了這種生產機制:“一支畫筆,一腔熱血,漫畫一生,理想一生。”一個人,一支筆,從創意到腳本到分鏡再到成稿。這種兼有一絲前現代風格和工匠精神的想象,對照著這個生產機制商業化、流程工業化的網生內容時代,他們的熱情、初心、掙扎與努力,更添了一分衝向風車的堂·吉呵德式古典理想色彩。
說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的“遲”,主要指的是盈利模式上的“慢”。從時間軸上來看,迪士尼、皮克斯等成熟的動畫公司探索打通了一整套的盈利模式:從動漫故事到衍生品產業再到IP授權,其中,版權意識與對文化產品的付費意識尤為重要。而這種衍生產業與IP全鏈路的產業開發模式,對於中國來說是新世紀以來新開辟的市場。相應的版權意識缺位,對動漫產業化路徑的衝擊是極大的。而僅僅依靠電影票房實現盈利,問題則又繞回到一個更大、更復雜的命題中去了——電影工業化何以實現,以及講一個好故事和講好一個故事之間的平衡與取舍。
盈利模式落地“晚一步”,撞上的卻是互聯網時代的“快一步”發展。中國移動網絡的發展是“後發優勢”的典型代表,然而,當實體消費品的商業模式尚未成熟,便加速進入了虛擬現實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