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5日電/今年年初,全球貿易延續了2021年的復甦態勢。然而此後,全球局勢風雲突變,導致全球市場供需關係出現明顯波動,國際貿易受到嚴重衝擊。作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中國因國內部分地區再現新冠肺炎疫情,產能一度受到影響。在此背景下,今年前4個月,中國對外貿易出現明顯阻力,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同比僅增長3.9%,比上月的同比增速下降10.8個百分點,成為2020年7月以來最低的一個月份。
中國網發表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文章稱,面對挑戰,中國政府和企業並沒有坐等外部環境復甦改善,而是積極採取應對措施。5月的進出口總值按美元計價同比增長11.1%,重新回到兩位數;其中出口增長16.9%,進口增長4.1%。應該說,進出口數據的可喜變化體現出中國促貿工作的成果,也與全球經濟形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5月24日,國務院印發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為後續中國對外貿易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支持。33項措施涉及財政、貨幣金融、穩投資促銷費、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以及保基本民生等六類政策,為對外貿易發展創造了更好的環境。
文章分析,國際貿易是各國發揮其比較優勢,調餘補缺的重要方式,其發展水平從來都不是由一個國家所決定的。以出口為例,中國出口的商品,滿足的是海外市場的需求,或來自最終消費者,或來自供應鏈、產業鏈上的下游夥伴。因此,從對出口的影響來看,外部市場需求的變化對一國出口有著首先且重要的影響。伴隨疫情管控措施的逐步退出,全球市場進入持續復甦階段,經濟活力開始釋放,消費者可支配收入增加,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規模增加,層次也更為豐富。
雖然,各國可以從全球市場選擇進口來源,但中國所具備的供給種類豐富、規模大、周期短、韌性強等特點無疑使得中國企業有能力滿足各種需求。與需求量相對應的另一因素是價格,在未來一段時間,由能源、食品驅動的大宗商品價格仍可能在較長時間影響全球市場的要素成本,推動要素價格保持高位,都有利於中國出口商品的銷售。
在這種情況下,能否實現出口的穩定增長取決於中國兩方面的能力。一是根據客戶需求生產出相應商品的能力,二是將相應的商品運送至進口商的提貨點能力。此次政策措施強調了建立疫情下優化企業復工達產的目標,要在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建立完善包括連續生產運行企業、產業鏈供應鏈重點企業、重點外貿外資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重點企業復工達產“白名單”制度。在發生疫情時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進行閉環生產,保障其穩定生產,原則上不要求停產。對於廣大進口企業而言,有效且連續的生產製造是其謀劃供應鏈網絡布局的前提。
上述政策舉措為市場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引導,為一些不能確定是否將中國產能轉移至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企業吃了“定心丸”。同時,完善交通物流保通保暢政策則不僅為生產出的商品提交給買方創造了條件,更為企業加快產成品庫存周轉進度,降低資金占用提供了保障。強調不得擅自關停高速公路服務區、港口碼頭、鐵路車站和民用運輸機場,有利於保障貿易出口的順利完成。
文章指出,新冠肺炎病毒的變異,對於各國都是挑戰。在前期經驗積累的基礎上,中國經濟活力有望在6月之後明顯增強。儘管全球供應鏈依舊遠未回到疫情前的狀態,但新的平衡會因中國市場需求和貿易能力的復甦而加快形成。從前幾個月的數據來看,中國進口增速明顯較慢,國內市場還有較大恢復空間。如能將33條政策真正落實,不僅可保障今年出口的穩定,更可能通過進出口的協同配合實現中國對外貿易的迭代優化,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加快貿易方式創新,使中國在區域乃至全球供應鏈網絡中扮演更重要的“穩定器”和“驅動機”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