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0日電/據新華社報導,5月17日提交申請,5月24日通過審批,上海飛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最近省了一筆錢。該公司聘請專利事務所為一款面向日本的科技消費品做專利風險排查,合同總價8萬元,其中3.2萬元將由“創新券”抵扣。
加速為科技企業紓困,2022年上海第一批創新券兌付金額已約1000萬元。記者近日走訪瞭解到,在建在用的14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步履不停,創業團隊集聚的載體超過500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萬家……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上海正全速奔跑。
攀登,瞄准基礎研究突破
6月3日,首台國產質子治療示範裝置第一註冊單元的臨床試驗受試者治療順利結束,即使在疫情衝擊下,創新也沒放緩腳步。該裝置的技術突破得益於大科學裝置的高效轉化,它是上海光源的“縮小版”,更是“升級版”。
在上海光源正式運行的12年裡,累計接待超過3萬名用戶,產出一批重大前沿成果,僅支持我國科學家在《科學》《自然》《細胞》雜誌上發表論文就多達130餘篇。
疫情不改堅持原始創新和基礎研究的決心。上海在建在用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達14個,領銜發起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深度參與國際大洋發現計劃和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工程。
“我們最近和美方科學家團隊舉行了交流會,將在數據分析、技術平台、標準化和隊列研究領域深入合作與協同。”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金力說,中國科學家團隊已在上海實現20餘類超過3萬種人類表型的精密測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