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至關重要
http://www.CRNTT.com   2022-06-25 00:01:40


 
  黃河泥沙量銳減並非由於上蒼的恩賜,而是多年來黃土高原各地不斷加強植樹造林的結果。據統計,從1998年至2018年,陝西省天然林保護工程中省累計投資233.57億元,建設公益林3756.89萬畝,落實生態效益補償金64.5億元,建成護林站(點)4089處,設立各種護林宣傳標誌2.1萬個。陝西省以天然林為主的森林資源,得到了長期穩定的管護與恢復。通過中國2000-2018陸地植被指數變化百分率的空間分佈圖可以看出,以陝北地區為核心的黃土高原地區是全國連片增綠幅度最大的地區。延安以北大部植被指數增加了40%以上,渭北原區大部植被指數增加了20%-40%。原先是成片成片的荒山禿嶺,如今則到處是綠樹成蔭,鬱鬱蔥蔥。這一歷史性的巨大變化,生動地詮釋了“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哲理。

  但在泥沙量明顯減少的同時,近年來由於面臨工業、城鎮生活和農業生產等污水的污染,流經九省區的黃河污染問題又凸顯起來。2019年,黃河137個水質斷面中,劣V類水占比為8.8%,遠高於全國3.4%的平均水平。對這一問題,以往黃河流域各省區都將這一問題歸咎於上游,以上游來水受到污染為由,表明本地區對此無能為力。如何破解這一新矛盾,黃河下游的兩個大省—河南省和山東省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就水質基本補償達成效益,若兩省交界處的水質年均值類別達到Ⅲ類標準,山東、河南兩省互不補償;在Ⅲ類基礎上每提升一個水質類別,山東給予河南6000萬元補償;在Ⅲ類基礎上每下降一個水質類別,河南則向山東提供6000萬元補償。這一做法顯然也值得黃河上游和中游各省區效仿,以此來推動對黃河的生態保護。通過黃河流域各省區多年來的共同努力,2021年黃河幹流全線已達到Ⅲ類水質,其中幹線有90%以上的斷面達到Ⅱ類以上水質,黃河水質得到顯著改善。

  與此同時,經過多年治理,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逐步下降,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與1990年相比,2020年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減少20.23萬平方公里,減少了43.51%。

  祗有全力做好對中華民族母親河的生態保護,才談得上黃河流域的可持續發展,也才能促進全國的經濟和社會高品質發展。在中央的高度關注下,在各地不斷創新各種行之有效的保護舉措的助力下,今後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非常值得期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