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30日電/據證券日報報導,作為我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發揮的作用不斷被證實,“中醫粉”越來越多,行業大放異彩。但與此同時,中醫藥產業發展進程中由於標準化問題所引發的爭議,也從未間斷。
《“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指出,強化中藥標準管理,進一步完善國家藥品標準形成機制,不斷優化以《中國藥典》為核心的國家藥品標準體系。
“《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對中醫藥標準化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醫藥標準體系基本建立,標準化水平大幅提高。但中醫藥標準體系仍不夠完善,推廣應用相對比較薄弱。”佛慈制藥黨委書記、董事長石愛國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依據《規劃》,仍需完善中藥質量標準體系,加強中藥質量管理,重點強化道地藥材等標準制定與質量管理。
“以毒攻毒”?
標準不統一爭議不斷
事實上,多位從業人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都會提及中醫藥行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爭議。
北京盛世康來中藥營銷策劃公司董事長申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儘管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發揮了獨特作用,但圍繞中醫藥的爭議仍然接連不斷。
在申勇看來,這一方面是由於在特定歷史時期缺乏可供中醫藥自證的科學依據,另一方面也因為很多中醫藥診療手段通過一代一代的傳承,期間出現了良莠不齊的亂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