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9日電/7月5日,教育部舉辦第七場“教育這十年”“1+1”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在發布會的答問環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必須把縣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從而整體提升我國普通高中發展水平。
除了積極改善縣域普通高中(以下簡稱“縣中”)辦學條件、加大縣中對口幫扶力度的措施外,呂玉剛司長特別提出要加快提升縣中的發展,首先要加強招生統籌管理,堅決遏制縣中優質生源過度流失;其次,健全教師補充機制,不僅要及時補充教師,也嚴禁發達地區城區學校到薄弱地區縣域高中搶挖優秀校長和老師。
中國歷史與現實中,“縣”不僅是確保社會穩定的基本治理單元,也是多數人實現階層躍升與人生目標的起點。在一個縣裡,縣中是連接城鄉教育的樞紐,肩負著為國家輸送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又牽引著縣域內的義務教育。縣域高中作為縣域基礎教育的龍頭,對於引導和促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和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據媒體報導,中國2020年全國普通高中在校生2485.92萬人,縣鎮高中在校生1168.32萬人,農村高中在校生90.24萬人,縣中在校生占全國普通高中在校生總數的50.63%。縣中在中國教育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發展不僅有關教育公平,也有關整體生態。然而近年來,因為經濟發展水平、城鎮化進程、公共教育政策等多方因素的影響,不少地方縣域普通高中優秀教師和學生出現流失,形成了以優質教育資源流失和教育質量下降的惡性循環為表現的“縣中發展困境”。
當一個問題的聲音被放大,很大程度上也意味著更多部門、更多資源將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去年12月16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九部門公布《“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縣中整體辦學水平顯著提升的整體目標。在具體措施中,不僅要提高縣中經費投入水平、嚴禁公辦學校教師在民辦學校任教、中高級教師崗位設置適當向縣中傾斜,而且還組織縣中校長和教師骨幹示範培訓,開展縣中托管幫扶工程等。這個計劃有態度有措施,一些學校跨區域特別是跨市域、跨縣域爭搶生源、搶挖優秀教師的問題,相信將得到有效遏制。
教育資源是有限的,也是寶貴的。中國始終是一個幅員遼闊、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國家,這是我們面臨的基本現實。這樣的不均衡體現在教育這個民生大問題上,更有急迫改變的動力與需要,因為經濟越落後的地方,教育越給人以希望。在教育部的這次新聞發布會中,呂玉剛司長強調要“想盡一切辦法,加大工作力度”來提升縣域普通高中辦學水平。“一切辦法”就包括了教育部門持續實施的“特崗計劃”“國培計劃”“三區”人才計劃教師專項計劃、銀齡講學計劃,這些辦法優化了教師隊伍結構,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為欠發達地區學校多渠道補充優秀師資起到了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