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應該造福全人類,而不該用來給他國發展“使絆子”
“棱鏡計劃”“怒角計劃”“星風計劃”“強健計劃”“上游計劃”“電幕行動”……隨著一件件醜聞的曝光,在引發國際輿論嘩然的同時,美國維持其網絡霸權的野心也暴露無遺。
“美國為了鞏固其全球霸主地位,利用技術資源優勢,經常打著‘國家安全’‘人權保護’的幌子,自詡為國際社會的‘網絡衛士’‘人權衛士’。但實際上,美國從未停止過對他國政府、企業、個人的無差別監聽、竊密與攻擊。”肖君擁說。
美國的科技霸權戰略雖然重點在針對中國科技企業,但在打壓中企的同時,一旦發現包括盟友在內的任何國家和地區對其霸主地位造成影響,同樣會毫不留情打擊。
“2021年,美國商務部以提高芯片供應鏈透明度為由,強令三星、台積電等芯片大廠提供芯片商業數據,幾家企業最終無奈就範。”肖君擁表示,這種為所欲為的科技霸權行徑,已經警醒眾多被其“科技奴役”的國家。
面對美國政府頻頻採取的損人不利己的打壓措施,我國應該如何應對?多名專家表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走上自主研發的道路是必然趨勢。
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圍繞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重點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充分發揮人才第一資源的作用……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即使美國發動‘科技冷戰’,採取種種壟斷施壓的行為,也不可能令中國‘脫軌’全球貿易。”有專家表示,面對“卡脖子”挑戰,中國仍需重視國產科研成果,加大科研資金投入,帶動中國企業的積極性,使得尖端科技行業不再被動,方可早日“破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