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3日電/據證券日報報道,又逢中秋佳節,多家銀行、理財公司推出面向客群的中秋相關理財產品。
節假日期間,《證券日報》記者通過走訪北京地區銀行網點、電話咨詢、App查詢等多種方式了解到,相較往年,今年諸多大型銀行對推出“中秋檔”理財產品的熱情不高,而地方性中小銀行則出於積極攬儲的目的較為積極。綜合來看,已經推出的“中秋特供”理財產品類型以固定收益類為主,期限較長,難覓超短期產品。
以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
今年教師節與中秋節同日,有銀行和理財公司推出了“中秋節專屬”理財產品。中國理財網顯示,截至9月12日,在售的中秋專享理財產品共7只,均為固定收益類產品。
其中,工銀理財及農銀理財共推出了3只“中秋特供”理財產品,分別是工銀理財·鑫享私銀尊享固定收益類封閉式淨值型理財產品(中秋專屬22GS6870)、工銀理財·鑫享固定收益類封閉式淨值型理財產品(中秋專屬22GS5610)以及農銀理財“農銀匠心·靈瓏”ESG主題第10期人民幣理財產品(團聚中秋)。從產品期限類型來看,分別為3個月至6個月、3個月至6個月、1年至3年,投資性質為固定收益類。
記者通過多渠道梳理發現,大型銀行對推出“中秋特供”理財產品的態度較淡。多數大型銀行在中秋節更偏向於推出符合節日氛圍的禮物及滿減活動。
“資管新規出台之後,大型銀行機構對於節日理財產品發行的熱度下降。”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資管新規後,監管層面出台了一系列規定,包括理財產品銷售及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另外,要求理財產品宣傳要講究適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