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評論要有“新理念”“新隊伍”“新行動”“新成果”
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趙旻表示,合理利用自身優勢,通過音樂評論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促進音樂評論的發展,進而推動中國音樂文化的繁榮,這是學院的使命之一。
趙旻指出,要在基地揭牌落成之際,凝聚各位專家學者的智慧,把社會各界的熱忱期望轉化為基地的熱切行動,為中國音樂評論事業奉獻應有的力量。他提出,新時代中國音樂評論要有“新理念”,把經典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中國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將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融會貫通、靈活應用;新時代中國音樂評論要有“新隊伍”,以基地為平台,吸引、帶動全國的音樂工作者參與到音樂評論的具體工作中來;新時代中國音樂評論要有“新行動”,出色的音樂評論家要立場鮮明、敢說真話,以引領優秀音樂創作為出發點,褒優貶劣、激濁揚清,有效地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新時代中國音樂評論要有“新成果”,推出一批音樂評論的佳作力作、推介一批優秀的音樂作品和演出、推舉一批真正有水平的高端音樂評論人才。
關於中國文藝評論(中央音樂學院)基地的發展方向與規劃,周海宏表示,未來三年,基地將進一步發揮“文藝智庫”的功能,集合音樂學各學科、音樂評論理論問題的科研力量,對重大音樂理論和音樂評論的實踐問題展開研究,形成對文藝(音樂)評論工作具有指導性和支撐性的科研成果。重點突破當前音樂評論領域基礎性、前沿性、傾向性問題,將更多視線關注到新人新作的評論上,並積極推進重點評論工作。理論研究中,基地將繼續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理論與評論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推動創作與評論有效互動,推動社會主義文藝健康繁榮發展。
研討會上,專家學者還對音樂評論人才的培養、觀眾的培養進行了討論。不少專家表示,可以通過面向高校及社會各界的比賽、推優,通過組織師生觀演寫評論、做導賞等鼓勵更多人關注音樂評論、參與音樂評論,挖掘更多音樂評論人才。也有專家指出,依托基地建設,不僅要培養音樂評論人才,還要培養觀眾。通過線上線下的開放課、講座、科普性文章等面向公眾做好音樂普及工作,真正發揮音樂評論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