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1日電/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致2022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的賀信中指出,“中小企業聯繫千家萬戶,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強調要“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堅定企業發展信心,著力在推動企業創新上下功夫,加強產權保護,激發湧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光明日報發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鄒一南文章介紹,“專精特新”是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簡稱,具備“專精特新”特點的企業是未來產業鏈的重要支撐,也是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的主力軍。中小企業是最主要的市場主體,在穩就業、保民生方面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在當前就業壓力持續增大,科技創新亟待突破的重要關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地位日益突顯,越發成為一支需要牢牢抓住、充分依靠的力量。
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報告(2022)》,截至2022年9月,工信部已培育899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帶動全國範圍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萬多家,入庫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萬多家。據統計,目前各類“小巨人”企業參與制定修訂標準13000餘項,約半數“小巨人”企業的主導產品國內細分市場占有率為10%~30%,其中有235家企業的主導產品國內細分市場占有率達90%以上。
文章表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僅總量快速提升,其主導產業更加聚焦,創新優勢也在得到體現。不過,也需正視的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發展中仍存在融資難、融資貴、財務負擔較重、政策支持不足等問題,特別是在當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和疫情影響下,“小巨人”企業面臨不少成長中的煩惱。要解決這些企業的“急難愁盼”,有賴於更強有力的支持。
文章指出,優化創新環境是培育更多“小巨人”企業的關鍵抓手。首先,要明確創新型企業的評價標準。日前,工信部印發相關文件,對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評價認定進行了規範,這有利於不同層次的企業看清差距、認清方向,同時也有助於各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提高服務的針對性、精準性和滿意度。此外,還應不斷完善培育服務舉措,加快推動優質生產要素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集聚。同時,充分發揮數字平台在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作用。
推進減稅降費是促進“小巨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點舉措。減稅降費不僅是促進企業創新發展的關鍵,也是疫情之下切實降低企業負擔、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的一項重要工作。此外,中小企業等市場主體的融資成本以及用電用網資費成本問題也值得投以關注,在生產要素投入方面為中小企業營造競爭優勢。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激發“小巨人”企業發展活力的基本保障。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動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有助於持續降低中小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而全鏈條全領域監管的強化,也有助於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優化。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探索對政務服務流程進行再造,建立事前會商、事中聯動、事後跟蹤的協同機制,深化線上線下融合服務,將讓中小企業收穫更多便利度、獲得感。
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是激發“小巨人”企業創新活力的有效方式。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是釋放大企業創新活力、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潛力的有效渠道,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涵蓋大中小企業、相關政府部門和中介服務組織等多方主體的工作體系的建立完善與協同配合,將使得大中小企業的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人才鏈、數據鏈和服務鏈得到全面融通。此外,有關部門要積極搭建平台,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接得上、接得准、接得緊。在實踐探索基礎上形成提煉固化為制度,推進融通創新向更大範圍、更深程度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