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力發展製造業和實體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22-09-29 08:04:50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具有先導性和支柱性。目前,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很快,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等產業發展位居世界前列,應在保持領先地位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強做優。要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產業,做大做強產業集群,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
  
  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產業基礎能力是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支撐,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是產業基礎能力的體現,兩者能夠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共同發揮作用。為此,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重要產品工程化攻關,發展先進適用技術,強化共性技術供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在核心基礎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工業軟件、創新環境建構等方面實現突破,大力提升產業基礎能力,為提高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奠定堅實基礎。要在夯實產業基礎能力的前提下鍛造產業鏈供應鏈長板、增強產品和服務質量標準供給能力、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促進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不斷增強產業鏈配套水平、供應鏈效率和控制力、價值創造能力等綜合競爭力,切實提高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是新一輪國際競爭重點領域,我們一定要抓住先機、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要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杠杆培育新動能。要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促進資源配置優化,在推動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加快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的強有力支撐。要提高基礎設施的系統完備性,統籌推進傳統與新型基礎設施發展,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和功能,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安全效益相統一。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傳統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製造業融合發展,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夯實融合發展的基礎支撐。
  
  走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文章認為,習近平經濟思想內涵豐富,不僅指明了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也為大力發展製造業和實體經濟提出了具體路徑,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其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針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四降一升”問題,即經濟增速下降、工業品價格下降、實體企業盈利下降、財政收入下降、經濟風險發生概率上升所採取的重大舉措,重點是改善供給結構,促進產能過剩有效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降低企業成本,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加強需求側管理,有助於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也有助於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其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黨中央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視自主創新和創新環境建設,努力提升中國產業水平和實力,推動中國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製造強國轉變,有助於解決中國製造業和實體經濟面臨的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企業盈利水平不高等問題。著力發揮科技創新在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就要強化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增強製造業自主創新能力;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盡快解決“卡脖子”問題,提升產業鏈水平,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推動傳統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重塑製造業競爭優勢;著力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
  
  其三,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這對於解決金融和實體經濟失衡、防控金融風險、防止脫實向虛,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讓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要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為實體經濟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服務。要引導金融機構把更多資源投向實體經濟重點領域,滿足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對金融服務的需求。
  
  其四,促進產業在國內有序轉移。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叠加世紀疫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中國產業體系完整性和產業鏈安全穩定面臨較大挑戰。促進產業在國內有序轉移,有助於化解產業安全面臨的風險,重點在於發揮各地產業優勢,保障產業鏈安全穩定。要加強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對接合作、區域間產業轉移合作、科技成果跨區域轉移合作;結合不同產業的特性和發展階段,引導其向符合發展條件的地區轉移;從各地區的區位條件和資源禀賦出發選擇產業承接重點,確保產業優勢得到充分發揮。通過產業有序轉移,能夠有效促進資源要素有序流動,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完整,區域合理分工、協同發展。
  
  其五,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重點是要鞏固和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維護和增強製造業競爭優勢。要積極推動製造業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資力度,支持製造業企業瞄准國際同行業標杆全面提高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等水平;加大對製造業企業轉型升級扶持力度,切實推動製造業企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增強核心競爭力;加強金融監管,建立金融有效服務製造業的體制機制;加強區域製造業布局,統籌不同地區製造業協調發展,推動產業在國內有序轉移。同時,還要著力提高引資的質量,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打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為外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保障。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