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也有一部分彈幕與視頻內容相關性弱,是用戶在進行互動和交流,如“哈哈哈哈”這樣表態性的內容和類似於“簽到”“打卡”的彈幕。這類內容塑造了關於“我們”的想象,使受眾確認了自身的興趣圈子,獲得一種集體歸屬感。
與傳統文藝評論不同,彈幕不避免重復,反而通過重復的形式,強化自身製造話題的能力。用戶很多時候並不關心彈幕的內容,而是在整齊劃一、覆蓋整個屏幕的彈幕前,感到了一種近似震撼的“爽感”,並積極加入其中。隨著一些長視頻網站和傳統媒體客戶端視頻增設彈幕功能,彈幕已經溢出了原本的動漫領域。近年來,各大主要網站都會評選年度彈幕,如“囍”“爺青回”“破防了”等,這些網絡流行語的走紅,也展現了彈幕捕捉時代情緒的能力。
每段文字都該有意義
隨著歷史文化類和主旋律題材文藝作品的走紅,彈幕在一定程度上逐漸擺脫了其起源於動漫遊戲領域的“二次元”的刻板印象。比如,電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登陸視頻平台後迅速成為“爆款”,僅在一家網站紀錄片官方賬號播放量就過千萬,彈幕接近20萬條。《國家寶藏》開播後,央視綜藝頻道正式在視頻網站開通官方賬號,這檔紀錄片在用戶中引發了持久追捧,甚至創造了不少“出圈”的話題。
與此同時,也有一批主旋律動漫的流行體現出了青少年對傳統價值觀念的自發認同。不僅在用戶間產生了熱烈的討論,還引起了傳統媒體的關注。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彈幕中仍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比如說,彈幕大多是一次性過,追求一種即時的痛快感,不少所謂的評點只是簡單直觀的印象式表達,展現出插科打諢的情緒化特徵,深度不夠,專業性不強,無法發揮出文藝評論的引領性作用和思想性價值;彈幕從一開始就強調圈子的邊界,有著天然的排外性,外行人難以完全理解圈內術語,不利於增進相互間的瞭解和共識;彈幕多是匿名發布,不時出現不文明用語行為,有發生網絡暴力的可能性,不利於營建良好的網絡文藝生態等。彈幕要實現長效和健康發展,仰仗於內外力量共同攜手,引導彈幕在追求輕鬆活潑的同時,注重價值引領和意義內涵,破除圈子式的自娛自樂,切實提供既有營養又有品位、有意思更有意義的評論內容。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李曉榮(華東政法大學傳播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