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借鑒於創新 影視創作中的民間文藝身影
http://www.CRNTT.com   2022-10-31 10:26:12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0月31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我國豐富的民間文藝資源是文藝創作的富礦,也為影視創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和靈感。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就有《一幅壯錦》《阿詩瑪》《牧童與公主》《白毛女》《劉三姐》《金耳環與鐵鋤頭》等多部與民間故事密切相關的影片。在這些影片的創作、生產與傳播中,我們不難看到民間文藝的身影。

  這一時期的影視創編與製作,延續了延安時期文藝注重借鑒民間文藝形式的傳統,如梆子、秧歌、落子、上黨宮調、小花戲、皮簧、霸王鞭等。《一幅壯錦》是根據蕭甘牛搜集整理的壯族民間傳說改編的動畫電影,帶有濃鬱的神話意蘊。故事主要內容是一位壯族老媽媽經過千辛萬苦織成了一幅表現人民幸福生活的美麗的壯錦,後被大風刮到了仙女那裡。老媽媽的三個兒子先後去尋找,小兒子智勇雙全,到太陽宮找到仙女拿回了壯錦。最後,壯錦中的圖案都變成了現實,而仙女也因為把自己的畫像綉在了壯錦上,被帶到了人間,與小兒子結為夫妻。這部電影在當時極受歡迎,同時也迅速傳播到國外,並於1960年獲得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阿詩瑪》是流傳於彝族撒尼人中的長篇敘事詩,從1950年開始,經過整理翻譯的《阿詩瑪》片段就在各類文學刊物上發表;在搜集整理翻譯的基礎上,詩人公劉、葛炎和劉瓊等都創作了電影劇本《阿詩瑪》。兩個劇本最大的不同就是公劉在劇本中將阿黑和阿詩瑪關係書寫為兄妹,在葛炎和劉瓊的劇本中,兩人則是情侶。1964年,葛炎、劉瓊創作的劇本被改編成了電影,但只是在小範圍內放映,直到1979年才在全國播映。阿詩瑪的故事通過電影廣為人知。我們看到,電影中阿詩瑪和阿黑努力抗爭命運不公,最後阿詩瑪化身為美麗石像。阿詩瑪“日滅我不滅,雲散我不歇,我的靈魂永不散,我的聲音永不滅”的英勇誓言,時至今日依然具有撼動人心的力量。

  這些影像化的民間敘事,生動再現了複雜的社會生活,傳遞著深刻的民族情感。民間文藝作為一種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其中一個個奇絕瑰麗、充滿哲理的民間故事,成為影視創作的胚胎,在影像中得以衍生、發展,甚至獲得新生。

  近些年,“哪吒”“敖丙”“楊戩”“姜子牙”“白蛇”“青蛇”“花木蘭”“孟姜女”等民間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紛紛走進影視作品,受到人們關注,體現了民間文藝強大的生命力。

  以“哪吒”為例,《哪吒鬧海》《封神榜傳奇》《哪吒傳奇》《哪吒·魔童降世》《新神榜:哪吒重生》等作品中對神話的反復講述,引發了全民觀看、討論的熱潮。“哪吒”形象與文化符號的使用,在20世紀60年代的電影創編中就已出現,當時人們慨嘆於哪吒“削肉還父,剔骨還母”,保護陳塘關百姓的獻身精神;20世紀90年代,人們在動畫系列片《哪吒傳奇》中則更多感受到的是哪吒、李靖、楊戩、姜子牙等神話人物身上展現的人性美、人情美;而在當下,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一個顛覆傳統形象,振臂高呼“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小英雄哪吒。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