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關懷和溫暖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龐餘亮(散文雜文獎得主)
在基層熱愛文學寫作多年,文學已經改變了我的生命。寫作並沒有指望獲獎,但是魯迅文學獎還是準確地找到了我,這必須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和火熱的生活,感謝中國作家協會對於基層作家的關注。表現真善美,具有時代性和人民性的作品,一定會得到讀者的喜歡,也一定會被公正而溫暖的評委們及時發現,這就是文學根植於生活結出的神奇的果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生活中本來就存在著文學藝術原料的礦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小先生》這本散文集的生活土壤就是鄉村學校和所有為鄉村教育默默奉獻的老師們。因此,《小先生》的榮譽不僅是我個人的榮譽,更是那些在鄉村教育默默奉獻的老師們的榮譽。我會把這份關懷和溫暖傳遞到我們的基層作家中,更會帶著這份關懷和溫暖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回報面前這火熱的生活和我們身處的這個偉大的時代。
優秀批評家要和普通讀者在一起
張莉(文學理論評論獎得主)
能獲得以魯迅先生命名的獎,真是莫大的榮耀。在這樣的莊嚴時刻,我想到魯迅先生的話:“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和無數的人與無窮的遠方在一起,是一位好作家應該擁有的情懷,也是一位優秀批評家應該到達的境界。優秀批評家要和普通讀者在一起,和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在一起,唯其如此,他/她的文字中才能有情懷,面對作品的文學情懷,面對社會的人間情懷。優秀批評家有如我們時代的“持微火者”,他/她有溫度、有情感、有個性,有發現;他/她是文學的知音、是作品的知音、是作家的知音。與此同時,優秀的文學批評家要有忠直無欺的品德,他/她可以熱烈讚美一部作品的優長,也能坦率討論一部作品的缺憾,他們懂得與作家、與作品“將心比心”,終生致力於和作家、和讀者、和我們的時代凝聚起珍貴的審美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