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2月1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舉行會談。 |
中評社香港12月2日電/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於12月1日訪問北京,這是尋求與中國領導人會面的一系列西方領導人中最新的一位。歐洲資深政治家米歇爾的訪問將把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對中國地緣政治立場的態度上。這很可能凸顯西方在如何與北京打交道的問題上存在深刻分歧。
澳大利亞“對話”網站11月30日發表英國伯明翰大學國際安全教授史蒂芬•沃爾夫的文章稱,第一個分歧是跨大西洋的。總體而言,美國對中國采取的態度要比歐盟主要成員國——尤其是法國和德國——強硬得多。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兼任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近期在歐洲議會發表講話時,強調了歐盟與中國合作的重要性。博雷利指出了與中國的分歧,但更重要的是,他在講話結束時說:“美國是我們最重要的盟友,但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對華不會采取(與美國)同樣的立場或態度。”
第二個在歐盟內部,在如何對待中國的問題上也存在難以掩蓋的明顯分歧。例如,2020年12月完成談判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仍有待批准。
第三個則存在於政治和商業領袖之間經常產生分歧的國家內部。德國政府正在激勵德國企業到其他地方尋求市場,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作為回應,德國汽車制造商梅賽德斯-奔馳公司表示,從中國市場撤出是“絕對不可想象的”。大衆和寶馬以及化工行業巨頭巴斯夫公司很可能持同樣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