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7日,江蘇連雲港市一家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安裝一批紡織用卷繞機。(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12月4日電/想要在供應鏈環節“擺脫中國”依然面臨諸多問題。在對主要制造業企業進行的問卷調查中,我們設置了“替代進口”的選項,54%的受訪企業回答,尋找中國以外的替代進口來源將導致“物流成本上升”(多選題),占比最多。
據《日本經濟新聞》12月2日報道,也有很多企業對人才短缺表示擔憂。46%的受訪企業提到了技術人員等專門人才不足的問題。
日本綜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員三浦有史指出:“中國擁有大量的熟練工人和雄厚的技術人才儲備,與東南亞相比,中國在這方面的優勢非常突出。”在他看來,日本企業如果想要尋找替代進口商,需要在人才培養、技術轉讓等方面付出巨大的資金和時間成本。
參與供應鏈戰略制定的貓頭鷹咨詢集團的測算顯示,如果日本將原本從中國進口的零部件和原材料改從本土、泰國、越南等地采購,最終產品的制造成本將增加5.34萬億日元(100日元約合5元人民幣——本報注),從中國撤走生產基地的費用也高達5.08萬億日元。
鹽野義制藥已經決定,將部分醫藥產品的產能從中國撤回到日本國內,還將削減來自中國的原材料進口。公司執行董事花崎浩二表示:“如果只有企業自己操辦一切,從成本和業務可持續性的角度出發都將困難重重。” |